2019年3月23日
要數近代泰國政壇最有影響力之人,除了在2016年去世、登基長達70年的已故泰王普密蓬(Bhumibol Adulyadej),便要數於2006年9月起便被泰國當局通緝、一直流亡國外的前總理他信(Thaksin Shinawatra)。他信本人合共執政約五年半,其政治力量未有因為被推翻和流亡國外而消失,相反透過妹妹英祿(Yingluck Shinawatra)、友好政客,以及在幕後組織政黨,利用不同的「殼」和「分身」繼續在泰國政壇呼風喚雨,其政治力量未有因為發生了數次政變而消失。
他信執政期間,推出多項輔助東北部鄉郊的措施,其中名為「一鄉一品」(One Tambon One Product)的合作計劃,鼓勵當地居民致力改善農產品及自家製工藝品的質素,以及各項微型及低息貸款計劃,扶助農民為主的鄉郊民眾自力更生。在反對派和城市民眾眼中,他信的舉動不過是買票、籠絡,是他信政府在2006年9月被推翻的一大原因,惟他信的舉動廣受鄉郊選民歡迎。英祿在2011年成功「代兄從政」,上任後為回饋農民不離不棄的支持,推出補貼稻米計劃,定價購入稻米,保障米農的生計。同樣,英祿此舉後來被指控為貪污瀆職,她在法庭宣判前夕逃出泰國,與他信雙雙流亡至今。
東北部的堅實民眾基礎,令他信的政治力量能多年來金蟬脫殼,避過當局封殺。他信的政治力量由起初執政時的泰愛泰黨,在他落台後化身為人民力量黨(Phak Phalang Prachachon),然後再「過渡」至為泰黨(Pheu Thai),變成英祿所屬政黨。被視為為泰黨分支或備用政黨的泰愛國黨(Thai Raksa Chart),本來有份參與是次國會選舉,甚至一度提名泰王哇集拉隆功(Maha Vajiralongkorn)的姊姊、已放棄王室身份的烏汶叻(Ubonrat Ratchakanya)競逐總理,結果被哇集拉隆功視為違反王室成員不得干政傳統而作罷,他信借用王室力量的計劃不成。即使如此,為泰黨仍有力在這次國會選舉取得一定數量議席,抗衡軍方代表兼總理巴育(Prayuth Chan-ocha)及民主黨這兩大反他信力量。
與北京關係好 兄妹穿梭中港
除了內部民意基礎,他信能夠長期保持政治影響力,另一主因是與中國關係良好。英祿於2013年10月在任期間,泰國與中國發表《中泰關係發展遠景規劃》,泰國將以部分出口至中國的農產品,支付部分中國參與興建廊開(Nong Khai)至帕棲(Pachai)高鐵項目的費用,當時估計總值約7414億泰銖(現時約234.3億美元),外界稱之為「大米換高鐵」。2014年4月即英祿落台前一個月,泰中兩國亦達成開發克拉運河(Thai Canal)的初步協議,外界視之為中國「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其中一部分。
事實上,兩人流亡期間,已被多次揭發現身中國,但泰國當局至今未有要求北京引渡。綜合上述多項因素,可以合理推斷,巴育忌憚東北部民眾及中國的影響力,未有向北京施壓引渡或花大量人力物力追捕他信兄妹歸案;同一時間,中國因不欲無故開罪「一帶一路」潛在合作國家之一的泰國,未有高調給予他信兄妹政治庇護,但因為兩人在泰國擁有選民基礎,是中國對泰國外交的重要棋子,結果造就他信兄妹利用這個微妙的空間,穿梭中國以至其他泰國境外地方,當中最為人所知的便是香港。
泰國《民族報》(The Nation)去年2月曾引述消息人士報道,他信兄妹當時有意在香港逗留期間與支持者會面,並舉行記者會號召支持者協助他們二人平反罪名,但有關報道其後不了了之,記者會最終未有召開。事實上,他信和英祿不但早已多次出入香港,兩人亦分別擔任香港公司的董事,他信的幼女貝東丹(Paetongtarn Shinawatra)亦選擇與他信家族關係密切的香港富商鄭家純旗下酒店舉行婚禮。由於婚禮時間正值是次泰國大選前夕,加上他信兄妹、烏汶叻和不少親他信的泰國政界人物均會赴宴,吸引不少香港本地及海外傳媒目光。
由於他信仍然實際掌控在泰國的電訊及地產業務,加上國內外的政治基礎,兩兄妹亦活用香港這個「基地」保持知名度,他朝兩人甚至其代理人回朝執政,亦非天方夜譚。
郭耀斌_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東盟遷就泰國 間接投巴育一票 |
上一篇: | 年輕富豪倡改革軍隊成黑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