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月26日

莫乃光 EJ GLOBAL plus 環地視野

星港FinTech對決:鬥快鬥貼地

近年香港和新加坡在爭奪亞洲以致全球金融科技樞紐方面競爭激烈,兩地政府都視之為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而另一邊廂新加坡2015年開始拓展FinTech,其政府作風主動領導營造市場、凝聚人才和資源,旨在把新加坡打造成為亞洲金融科技之都。

香港亦在數年前開始推動FinTech,2017年9月推出「陳七招」令金融科技發展去年大大加速。兩地政府在推動FinTech方面,在基礎設施、規管、人才、資助、支援和推廣方面大致上方向相近,在個別範疇各有千秋。綜觀各項支援,新加坡在金融科技方面仍然佔優。

 

制度基建  星起步早

香港金管局在2016年3月成立金融科技促進辦公室(FFO),而新加坡金管局在早一年已成立金融科技與創新組,負責金融科技監管和策略規劃。2016年5月重新整合資源成立金融科技署,提供新加坡金融科技業者一站式服務。該機構由新加坡創新機構(SG-Innovate)和新加坡金管局共同負責,協助申請經費、接受輔導、尋找研究人才、獲取監管批准、開拓市場等金融創新相關業務,服務更多元。

香港政府將於2020年為所有香港居民提供免費的數碼個人身份(eID),但新加坡早着先機,2017年12月已推出國民數位身份,所有電子政府密碼(SingPass)用戶會在全國個人訊息平台MyInfo上擁有個人化檔案。

 

獅城銀彈  支援轉型

在電子支付方面,星港兩地均非常積極。香港2016年開始向儲值支付工具發牌,令透過手機進行轉賬、購物付款等功能日趨普及,去年9月推出的「轉數快」接通21間銀行及10家儲值支付工具,更支持港元及人民幣雙幣操作。

香港投資推廣署和數碼港均有金融科技專責小組,為公司落戶香港提供一站式的服務,數碼港亦設FinTech專區並與金管局合作推出編程加速器。但新加坡的支援更貼地,預計2020年前將投入約12億港元協助傳統金融業轉型,吸引更多金融科技人才加入金融機構。

新加坡金管局為金融科技試驗項目提供高達五成的資助,每個項目最多可獲資助約110萬港元,已批出約18億港元以推動技術創新,使新加坡的主要銀行和近乎所有主要保險公司均成立了創新實驗室,促成行業合作推出PayNow等惠及公眾的服務。

香港政府透過多個科技人才、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吸引外地FinTech精英,金管局亦有畢業生和實習生計劃,以及鼓勵教育機構推出相關學位課程,培育FinTech生力軍。然而,對本地人才的培育力度似乎仍不及新加坡。

 

發牌網銀  港贏一仗

新加坡以積極手段促使金融人才進修,例如透過SkillsFuture計劃協助金融從業員持續進修科技技能。而早在2013年新加坡政府便與學界合作培育金融科技人才,在2016年更與五大理工學院簽署合作備忘錄更新學校課程內容,每年培養逾2.5萬金融科技人才。

開放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應用程式介面)方面,星港兩地同樣朝着開放金融資料的目標。2016年新加坡金管局開始為開放API訂立政策,也和銀行業發布詳細的《開放API指南》協助業界跟隨,現時有幾間銀行已設立為開發者提供API的網上平台。

香港金管局經諮詢後,2018年7月公布開放API框架,採取循序漸進方式落實。預計1月底前,會有20家銀行開放500個API,當中涉及100個產品,包括貸款、存款、外滙、投資及保險產品等的資料。

新加坡在2016年成為亞洲第一個、全球頭三個實施「監管沙盒」的地區。香港亦緊隨其後,金管局、證監會和保監局已分別設立金融科技監管沙盒,讓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環境中收集金融科技產品或服務的實質數據、用戶和監管機構意見,加快把新產品推出市場。

香港相對新加坡在虛擬銀行發牌方面步伐較快,今年首季有望開始發出第一批牌照。而新加坡暫時沒有純網銀,網上銀行服務由金融機構提供。香港保監局於去年12月20日發出首個經快速通道批出的虛擬保險牌照,屬於香港保險科技發展的分水嶺,有望吸引更多投資進入香港保險業。

 

創新監管  寧鬆毋緊

新加坡目前是全球區塊鏈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針對區塊鏈已提出監管細則、縮短區塊鏈專利的申請時間、比賽、政府資助等方式,直接推動區塊鏈的發展。

另外新加坡金管局與銀行界進行「烏賓計劃」(Project Ubin)研究使用分布式賬本技術在支付、證券結算等領域應用。對比之下,香港雖然近期跨銀行區塊鏈貿易融資平台推出,整體上推動區塊鏈政策遠遠不足。

香港金管局開始研究合規科技(Regtech)及監管科技(Suptech)發展和應用,透過監管沙盒、研究改善蒐集監管數據、採用大數據和AI分析,以及自動化程序簡化流程等推動。新加坡金管局2017年已在數據分析小組之下成立監管科技的專責部門。

綜合上述的觀察,雖然在推動金融科技上香港做得不錯,但新加坡在人才培訓、資助業界轉型及推動新技術應用等相對上較香港積極。創新科技的發展其實取決於法例給予的發展空間。星港兩地的監管機構同樣重視風險管理、保障市民權益等角度作出平衡,避免過於嚴苛的法例窒礙新科技和技術的出現和應用。

兩地的監管機構均對新科技和技術展現正面的態度,並積極與持份者溝通,筆者期望香港政府和監管機構繼續完善相關的法例監管,並給予更多資源和空間令香港成為區內的金融科技中心,加強香港的競爭力。

莫乃光  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