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11月24日

黃璟荃 EJ GLOBAL plus 信觀點

馬克龍有力領軍 只怕國內拖後腿

10月29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宣布將不再代表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CDU)競選,將在2021年任滿後退下總理寶座。這個消息除了動搖德國政壇之外,更對歐盟投下震撼彈。不管是歐洲債務危機還是難民政策,默克爾對歐盟政治的影響力已遠遠超過德國本身在歐盟的地位,更可以說她幾乎已是歐洲的代名詞。她的離去不但打擊歐盟的鞏固力量和政治平衡,並帶出了另一個更重要問題:除了默克爾,還有誰可以整合歐洲大陸?

德國實力強 坐擁一哥位置

德國的國內生產總額(GDP)佔歐盟總額超過兩成,且也是歐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即便如此,德國在歐盟的地位遠超過這些單純數據的影響。德國不但是1992年簽訂《馬城條約》(Maastricht Treaty)的12成員國之一,更是歐盟經濟暨貨幣聯盟(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 of the European Union)的基礎。以歐羅趨同標準中的財政支出限制為例,德國在制訂歐羅區基礎時就已經是核心立法成員國。

為了換取德國民眾的支持,這些限制讓其他國家(尤其歷來債務居高的南歐國家)必須控制舉債能力,並且讓身為典範的德國握有影響歐羅區更大的權利。歐洲的首要任務「控制通貨膨脹」不包含其他任務,尤其是「支持經濟成長」,所反映的就是德國民眾自世界大戰後最害怕的惡性通脹重演。即使20年後,德國的債務與國內生產總額比例超過規定的60%,德國仍是債務比例最低的歐盟國家之一,歐洲央行的貨幣政策也因此將這項公平性納入考量,不可藉由貨幣擴張政策提供經費給特定國家。

除了對歐盟歷史性基礎的影響之外,德國在歐盟執政方面的影響力也和其經濟貢獻不成比例,但也並不是一天累積而成。美國經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崛起,歐洲各國無法與如此龐大的經濟體競爭。歐盟的先驅,歐洲煤鋼共同體(European Coal and Steel Community)也是基於類似的合作基礎而成立的。歐盟國家團結後的力量除了讓歐盟內的交易更順暢之外,更能以全球最大經濟體的權威與其他經濟體商談貿易協定,這對不管是歐盟內外都是淨出口國的德國非常重要。

自2003年的勞動市場改革,德國失業率如今為3.4%,接近歐盟最低,而過多生產力也使貿易順差自2003年暴增。就算其他歐盟國家抗議德國貿易順差過高,他們也無法不仰賴德國經濟和工業來支撐自己的商業活動。如此強大經濟實力讓德國對外代表歐盟的資格名副其實,但也是德國對歐盟所有政策積極且佔有重要地位的原因。

法趁英脫歐 減稅吸金融業

雖然長期貿易順差為德國帶來了許多方便,卻也被許多經濟學者痛批是歐債危機主線之一。為了讓歐盟的未來更加穩固,默克爾最適當的接班人有可能不是下一個德國代表,而是法國的馬克龍。馬克龍除了與默克爾合作共同推廣歐盟軍隊並寫出一套歐盟預算計劃,他更多次發言表示支持歐盟國家更緊密的合作。法國在馬克龍領導下更可能成為比擬德國的歐洲工業引擎。

就如千禧年初的德國一樣,法國失業率居高不下,且2017經濟增長僅1.7%,僅高於鄰國意大利的1.5%,但遠遜於歐盟整體增長2.4%。即使如此,法國的競爭力卻在馬克龍改革下漸漸增長。以這次勞動改革來說,更寬鬆的勞動法有利中小企業僱用新員工,而逐步減稅也有助於法國獲得企業青睞。乘英國脫歐帶來機遇,馬克龍的減稅計劃有吸引金融服務業,培養巴黎成為下一個國際金融城市的潛在目的。同時,為了做好迎接機遇的準備,法國必須解決勞工市場技術短缺此一大問題。

根據《經濟學人》報道,去年有四成法國企業認為招聘到合適人選極為困難,且有部分產業的數據遠高於此平均。對此,馬克龍也作出了對策,新的培訓計劃將撥150億歐羅栽培年輕人與失業者,政府也將積極與工會合作,確保經費可被使用在所需的訓練上。雖然這些政策都是中長期才得以看到效果,但馬克龍的政策卻可能讓2003年德國改革崛起一幕重新在法國上演。

除了經濟潛力之外,法國成為未來歐盟領袖還有結構性原因。首先,法國不但沒有人口結構問題,國內消費力更是全歐盟最高之一。即使債務和國內生產總值比例達到90%,法國的債務也不像南歐其他國家般不受控制,而且今年財政擴張也是以減少福利、更多投資與培訓為出發點。如果順利,馬克龍和默克爾的歐盟總體預算計劃更可以幫助法國控制債務比例。與保守的德國相比,如果歐盟希望可以帶動消費力和通脹正常化,或許馬克龍管治的法國更適合成為新的領導。

雖然法國爭取領導歐盟或許可以勝出,但馬克龍在國內卻有多重難關。馬克龍在上任後的改革雖然有效,但也引起了許多民眾不滿。馬克龍的支持率不但不斷下滑,他強硬又獨行的執政方式,以及在媒體面前口出狂言更讓他受到許多批評。討論到移民政策一類的關鍵問題,馬克龍的「共和前進黨」也常常與他的立場作對。10月初,前內政部長、也是馬克龍早期的忠實支持者科隆布(Gerald Collomb)辭職更給了媒體許多炒作的話題。如果馬克龍的民意度反映出法國民粹漸漸增強,馬克龍可能撐不過2022年的總統競選,使他無法得到足夠的時間來實現他的歐盟改革計劃。

雖然馬克龍的經濟改革有望幫助法國經濟復甦,但馬克龍必須與時間和民意賽跑,否則就算法國真的受惠其政策而強大起來,政治不穩定將成為法國取代德國的絆腳石。

黃璟荃  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