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9月22日

凌劍豪 EJ GLOBAL plus 環地視野

日本平衡外交隨時招來美反擊

相對於其經濟哲學及改革,日揆安倍晉三的外交政策在國際媒體上着墨不多。畢竟在日本身處的東北亞地區,朝鮮半島問題、中美全球角力甚或是台海關係,對國際媒體而言,其重要程度及新聞價值似乎都比日本外交政策轉變為高。另一方面,安倍任內其中一項重要議題︰修訂戰後和平憲法並重新定義自衞隊在戰後日本的憲制角色,至今仍停留在議事堂懸而未決。特別是在2014年安倍以內閣修訂憲法解釋的方式解禁「集體自衞權」後,日本國內仍未有政治空間正視自衞隊問題。

特朗普無定向風讓人戒心

事實上,根據日本外務省的官式文件,日本外交在過去數年以3條支柱為重心︰(1)強化美日同盟;(2)促進與鄰國關係;(3)加強經濟外交作為推動日本經濟增長的動力。具體而言,日本外交的重點一方面在軍事上維持美日軍事同盟以回應北韓甚至潛在的中國軍事威脅,另一方面在經濟層面連結中國市場,為日本經濟發展謀定後路。因此較早前於遠東經濟論壇期間,安倍與國家主席習近平都對對方表達加強合作的訊息,早前日媒《朝日新聞》指中日或會共同興建曼谷集體運輸系統(BTS)的新路段,一旦成事,將是中日少有的共同境外合作項目。

事實上,相對於昔日強調安倍的右派及軍國主義背景,中日近年的合作氣氛轉趨友好,5月時總理李克強為8年來首位到訪日本的國家總理,國家副主席王岐山上月接見了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所領導的代表團,為可能定於10月23日安倍訪華鋪路。

中日關係吹暖風的其中一個原因自然是美日關係的不確定性,特別是在特朗普上台後在東北亞安全問題及經濟問題的多個「驚喜」,例如朝鮮半島的核問題、無差別經濟制裁等,令日本國內對於美日同盟今後的走向生疑。特別是看到特朗普對歐洲盟友的態度,對北約的熱誠,不難令日本政界擔心日本以至南韓會步上歐洲後塵,在安全及經濟問題上成為「讓美國強大起來」的犧牲品。

因此,當特朗普及金正恩於6月在新加坡舉行峰會,日本便一直希望可以參與在日後解決朝鮮半島問題框架之內,甚至傳出會安排一場安倍與金正恩之間的峰會,嘗試令東京正式可與平壤接觸。但因為北韓核問題並沒有實際的進展,加上早前北韓扣押日本旅客事件,日朝友好仍然舉步維艱。

印太走廊vs一帶一路

當然,上述3條支柱的另一外交意涵是日本極力平衡中美角力下對日本的安全及經濟衝量,因此自2016年起日本提出「印太自由經濟走廊」,嘗試建立屬於日本的「一帶一路」工程。具體的政策方針自然是希望連結日本海(太平洋)、印度洋,建立一條由日本可通到非洲的經濟投資路線︰對非洲的投資重點主要是,協助非洲國家建立完善的政治社會機制,促成良好管治及國家發展;對亞洲的投資重點則是,主要輸出日本的基礎建設技術及建立自由貿易圈,將日本產品直接打入亞洲特別是東南亞市場。

在本質上而言,這正是早前外務省提出3大支柱的第3支柱經濟外交,但客觀的地緣戰略效果,卻是在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政策外,為東南亞國家及非洲國家提供另一個「自由主義」的選擇,也算是平衡中國在區內日漸上升的影響力。但相對於中國「一帶一路」早已大興土木,較遲進場的日本如何與中國競爭,北京又如何詮釋東京進場的政治及經濟意義,將會直接影響印太走廊的成敗及對東亞國際關係的影響。

另一方面,日本這種希望魚與熊掌兩者兼得的外交政策,正正是特朗普最不希望「盟友」有這樣的外交政策,因此一直有指美國在不久將會開出對日本貿易的另一條戰線,嘗試令日本正式歸邊於美國,以求進一步圍堵中國。這也是安倍外交政策未來必然要面對的一項挑戰。

因此當俄羅斯總統普京日前提出日俄在不設任何條件下,希望在年底可達成和平協議,安倍政府幾乎是慢了數拍後才有外交回應。畢竟對於安倍而言,如何平衡中美之間的角力對於日本外交政策的影響早已費盡心力,如何游說民眾及國際社會接受自衞隊在憲法的角色又是一重功夫─儘管有分析指日本民眾的態度有一些微妙的轉變,在此時此刻再加上北方四島及日俄談判問題,相信安倍也會感到吃力萬分,還是不碰為妙。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