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11月15日

康健快遞

美14年首收緊高血壓定義
冀原先「擲界」者早防範 免患心血管病

美國心臟協會(AHA)周一更新指引,14年來首次收緊高血壓定義,稱上壓高過130,或下壓高過80(下稱130/80),便屬於患上高血壓,預計美國近半成年人被定義為高血壓。新指引呼籲一般人透過健康生活方式或開始服藥,來避免心血管問題。有香港心臟科醫生稱,收緊高血壓定義,意味或有更多人要處理血壓高問題。

越130/80屬一期高血壓

原先的美國血壓防治指引由2003年沿用至今,若收縮壓(即上壓)處於140毫米水銀柱(mmHg)或以上,或舒張壓(即下壓)處於90毫米水銀柱或以上,即屬高血壓。AHA聯同美國心臟病學學院(ACC)公布的新指引,把高血壓定義由140/90收緊為130/80後,約46%、即逾1億美國成年人有高血壓,人數較舊指引增加14個百分點。新指引沒有修改正常血壓的定義,維持於120/80或以下。

高血壓是繼吸煙之後,第二大可預防的心臟病與中風主因。新指引主筆、杜蘭大學教授惠爾頓(Paul Whelton)稱,診斷出達到新的高血壓標準,不一定需要服藥,但這是提醒須降低血壓的「黃燈」,方式以非藥物治療為主,例如減磅、多運動、健康飲食、避免飲酒、戒煙、避免壓力等,從改變生活方式着手。惠爾頓稱,一旦血壓升至130/80,引發心血管併發症的風險,會較血壓正常者高一倍。高血壓曾被視為主要是50歲以上才有的疾病,但新指引公布後,40多歲的高血壓患者將增加。

根據香港衞生防護中心網站,高血壓定義跟AHA原先的指引一樣,都是140/90。政府統計處調查顯示,2014年度經西醫確診的高血壓患者數目為12.6%,較2008年多3.3個百分點。

港需時檢視本地標準

香港心臟專科學院前院長高德謙相信,收窄高血壓定義,是因血壓偏高的人半年後較大機會患上高血壓及其引起的併發症,指出初部有高血壓的人未必需要服藥;又提醒年輕人要注意血壓,因高血壓沒有徵狀,不要以為毋須處理。食衞局副局長徐德義稱,香港學者及衞生署有平台檢視本地標準,醫護界需時深入研究。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