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11月4日

麥鴻輝 EJ GLOBAL plus 信觀點

歷史啟示 民眾冷感獨裁溫床

或許是經歷了100年的時間洗禮,愈來愈多的歷史研究,把那場一度被描繪為轟轟烈烈、英雄史詩式的十月革命,重新詮釋為一場政變。革命與政變的差別,其實不在於是否有制度上的轉變,而在於政權的易轉方式。革命往往是人民群眾的廣泛起義,推翻喪失民心的政權;而政變則是少數懷有志向的政客或軍人,憑藉武裝力量推翻政府。前者的例子有法國革命、美國革命,後者則為德國納粹奪權。

1917年,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不費吹灰之力,便於儒略曆10月25日以最低武力解散了民心盡失的臨時政府。之後由布爾什維克黨員組成新的看守政府,直至翌年1月由選舉產生的選民議會召開為止。

列寧之所以選擇當日採取行動,是要造成既定事實,讓隨即召開的蘇維埃大會確認政權的更易。大會以布爾什維克為多數,佔少數的其他黨派在議案通過前離場抗議布黨的「非法奪權」。臨離開會場時遭到托洛斯基嘲諷他們是返回去歷史的垃圾箱。及後反對派在大街上的燈柱和欄桿貼上標語,控訴奪權是「對祖國和革命的犯罪」。

新的布爾什維克看守政府出人意表地拒絕與任何其他黨派組成聯合政府,並開始審查「反革命」報章,及成立秘密警察。在臨時政府時期已制定的選民議會選舉,有廣泛代表性,投票人數達4700萬,是歐亞洲史上最大規模。選舉結果布爾什維克只取得少於25%議席,扎根農村的社會主義革命黨得40%,其餘議席由自由派、其他社會主義及少數民族政黨瓜分。列寧領導的看守政府對此結果的反應是︰在選民議會召開的第一天的第一節,派士兵佔據講台,以槍支瞄準發言的代表;並於同日宣告將議會解散,正式在俄國結束了列寧口中的形式民主(Formal Democracy)。在會場外聲援議會的和平示威者,遭到開槍鎮壓。

民眾對於布黨推臨時政府及解散選民議會反應冷淡,既沒有支持,也沒多反對。俄國人民經歷多番折騰,已疲憊不堪。布爾什維克看準了形勢,發動政變,輕易便取得政權。從推翻臨時政府至解散選民議會的短短兩個多月,俄(蘇)共一黨專政的獨裁統治格局已經孕育完成,並一直延續了70多年。

威權反噬 一無所有

蘇共奪權的過程,其實與德國納粹黨上台十分相似。兩者都是把握時局動盪不安,身為一個少數政黨但藉着強而有力的組織,凌駕其他雖有廣泛民意支持但組織鬆散(以缺乏武裝力量為特徵)的政團。兩者都以滿足民眾當下渴望的東西為訴求,如麵包、安定、甚或國家富強、戰勝外敵等。而民眾在動盪中更渴望依附強力的政治領䄂。以至於一切確當程序、政治慣例、民主原則,甚或個人權利與自由,均可暫擱一旁。特別於標榜烏托邦意識形態的政黨,此等形式性的東西更屬低層次貨色,不值一顧。於是乎強權政治便應運而起。

本來隨着現代化的洗禮,俄國民眾了解到皇權專制之害,發動革命,冀望以民主作為國家發展的依託。可是在面對生存威脅之下,大家都忘掉初衷,或積極或被動地再次接受威權的擺布。然後威權反噬, 民眾首先失去了自由、繼而是人身安全、最後連衣食也成問題,可謂諷刺。十月革命的教訓,大概是叫人不要因急功近利而忘掉初衷,對一些看來不太實際的價值要珍而重之。然而,要世人深刻地接受此項教訓,恐怕還需更多歷史的迂迴曲折。

 

麥鴻輝  美國匹茲堡大學社會學博士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