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7日
近兩年肆虐南美洲、可導致嬰兒小頭症(Microcephaly)的寨卡病毒(Zika),或可成為治療成年人腦癌的救星。美國科學家發現,寨卡病毒可鎖定並殺死引發腦癌的惡性膠質瘤細胞(Glioblastomas),而且不會影響腦部神經組織。
美國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UCSD)及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WUSM)等機構研究人員稱,他們向惡性膠質瘤患者切除腫瘤樣本及健康者的神經組織培養物中,分別注入寨卡病毒,7天後發現寨卡病毒在特定惡性膠質瘤細胞中複製,並阻止相關細胞繁殖,而神經組織培養物的生長未受影響。
研究人員再嘗試以由小鼠體內分離的寨卡病毒,治療患惡性膠質瘤的小鼠,兩周後發現,接受寨卡病毒治療的小鼠較接受安慰劑的小鼠腫瘤要細,最終前者存活時間也更長。
跟現有療法可互補
惡性膠質瘤是最常見的一種腦癌,現時常用的治療方法是手術輔以化療及放射性治療,惟多數患者在6個月內會復發,患者存活率較低。
研究人員認為,寨卡病毒療法或跟現有標準療法有互補效果,寨卡病毒屆時將直接注入患者大腦。他們稱,在胎兒中,寨卡病毒主要破壞神經前體細胞,從而引起嬰兒小頭症等疾病,但成年人大腦中這類細胞較少,因此副作用或不大。
不過,療法仍要經多年嚴格測試,才可證明其安全性及治療效果,研究人員希望於18個月內在人體展開測試。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屢抨總理 印度知名記者遇害 |
上一篇: | 韓促停向朝供油 普京拒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