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7日
英國大選結果令一眾評論員大跌眼鏡。選戰展開時民望大幅領先在野工黨近20個百分點的執政保守黨竟慘遭滑鐵盧,在得票有所增加的情況下議席不增反減,更丟失了國會下議院的絕對多數,動搖了首相文翠珊的執政地位。這次選戰的意外結果主要是由於保守黨於選舉工程中的連番失誤以及工黨黨魁郝爾彬(Jeremy Corbyn)的左翼路線成功鞏固其勞動階層票源所致。
政綱含混 迴避接觸選民
保守黨在這次選舉中的部署是希望吸納傳統上支持工黨的勞動階層選票,藉此將工黨置諸死地,贏取國會中絕大多數議席。自去年脫歐公投後,一眾支持脫歐的勞動階層選票走向成為英國政壇的最大變數。這批集中於英格蘭北部工業城市的選民雖然世代支持工黨,但由於工黨於公投中支持留歐,再加上新工黨執政13年期間無力振興這些飽受私有化及全球貿易打擊的地區,令這批前工黨選民成為朝野各黨均希望爭奪的一塊肥肉。
有見及此,文翠珊去年上台後曾希望把保守黨轉型,於黨大會中揚言改變支持自由市場原則,轉而提倡政府應適度有為地扶植有潛質的產業。此舉不單能重振英國製造業,以應付脫歐帶來的經濟困局,更可以回應勞動階級選民對就業問題的訴求,而保守黨亦將順理成章地吸納這批選民。
由於在脫歐和經濟等多項重要議題上均希望左右逢源,令保守黨整個競選工程集中於文翠珊的個人聲望與魅力,強調只有文翠珊領導下的保守黨才能為英國帶來「強勢而穩定」的政府,帶領國家面對脫歐所帶來的挑戰。為了爭取一些傳統上對保守黨反感的勞動階層支持,部分文宣更索性連保守黨的招牌也抹掉,只剩下文翠珊的名字。
至於具體政綱則甚少着墨,特別是脫歐問題上選擇避重就輕,並未有勾畫出英國在脫歐談判及往後與歐盟關係的願景,只是反覆強調文翠珊治下的強勢領導才能與歐盟當局達成對英國最有利的協議。而亦因為民望遙遙領先,令保守黨選擇少做少錯,盡量減少文翠珊與一般選民接觸,更拒絕參加電視辯論。這一系列的做法均為保守黨最終敗選埋下伏筆。
由於保守黨選擇這種面目模糊的選舉工程,令選戰中的話語權被工黨所控制。工黨於選戰中提出的多項政綱,例如減免大學學費、鐵路國有化以及向年薪8萬英鎊以上的納稅人增加入息稅,以投放更多資源於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均獲得大多數選民,特別是年輕人的支持。這種回歸傳統左派政黨強調財富再分配的鮮明立場,亦令工黨成功穩住部分對新工黨路線失望的勞動階層基本盤。另一方面,工黨政綱卻並未有如預計所料般激進。黨魁郝爾彬一些較具爭議性的主張,例如廢核、英國改行共和制等並未有寫入政綱。此舉某程度上是郝爾彬對屢次向他逼宮的中間派的一種妥協,成功團結一班數月前才對黨領導層表示不信任的議員。
口號被惡搞 「強勢而穩定個屁」
另一邊廂,保守黨的政綱由於缺乏具體的政策主張,結果令輿論意外聚焦於向退休人士徵收居家療養費用,亦即所謂「腦退化稅」(Dementia Tax)之上。這失誤不單顯出保守黨與民情脫節,更勾起民眾對保守黨管治下緊縮政策的不滿。經過7年緊縮,英國各項政府服務,無論是醫療、教育以及房屋等均面臨嚴重財政危機。上月英國國家保健系統被黑客入侵,導致多間醫院需要臨時關門,當時已有輿論歸咎這是由於緊縮政策令政府未能及時更換電腦系統及提升網絡保安所致。而選戰期間的兩宗恐怖襲擊發生後亦有評論指是緊縮政策令前線警員嚴重不足才導致恐怖分子有機可乘,工黨更將矛頭指向入主唐寧街前曾任內政大臣多年的文翠珊身上,令保守黨連在國家安全這個他們傳統佔優的議題上也落於下風。
結果,到了選戰後期,工黨憑其大獲好評的政綱在民調中支持度穩步上升,備受壓力的保守黨因此陣腳大亂。文翠珊在輿論對「腦退化稅」一面倒批評下急急收回成命,卻反而顯出她的優柔寡斷,再加上她避席電視辯論,改派現任民政大臣盧綺婷(Amber Rudd)代其上陣,令原本保守黨「強勢而穩定」的競選口號變成笑話(在選戰後期倫敦街頭出現了不少「強勢而穩定個屁」(Strong and Stable my arse)的海報)。
為了穩住選情,保守黨於選戰後期重新打出硬脫歐牌,但這只令原本支持留歐的選民進一步倒向工黨陣營,令保守黨選情雪上加霜。
雖然選戰已落幕,但好戲仍在後頭。未能重獲國會多數席位的保守黨將在北愛民主統一黨(DUP)的支持下組成少數政府,但這種安排其實相當不穩定,英國對上一次出現少數政府已經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當時工黨兩度成立少數政府,結果均是被迫重新大選。這次選舉結果亦顯示朝野各黨於脫歐公投後支持度大洗牌,雖然支持脫歐的勞動階層並未一面倒向保守黨,但保守黨於英格蘭北部的得票仍然明顯上升,未來仍有機會於這些選區挑戰工黨。與此同時,雖然工黨回歸左翼,卻意外奪得倫敦及南部多個於公投中支持留歐的中產選區。到底這純粹是選民對脫歐的反彈,還是各黨基本盤出現根本的轉變?這將對未來英國政局的發展至關重要。
丁宏量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兼任導師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馬克龍強勢執政 壯歐盟挫英聲威 |
上一篇: | 工黨贏了年輕人 重新執政仍費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