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9月10日

曾維駿 EJ GLOBAL plus 信訪報

寨卡恐變東南亞風土病
專訪流行病學專家馮儁熙博士

寨卡病毒大概是自去年4月起在巴西爆發,再逐步擴散至其他南美和加勒比海地區,以及美國如佛羅里達、 南卡羅來納等東南部州份。雖然疫情未受控,科學家又發現這病毒是初生嬰兒小頭症(Microcephaly)的元兇,但寨卡肆虐的主要地區遠在地球另一端的南美,香港人對這病毒的關注程度自然有限;不過,新加坡自上月底開始,接連確診本地寨卡感染個案,令人驚覺原應「遠在天邊」的寨卡已經殺進東南亞。本報專訪了美國喬治亞南方大學徐建萍公共衞生學院流行病學及環境健康科學系助理教授馮儁熙博士,請他講解寨卡病毒在東南亞的傳播情況,以及疫情影響等問題。

新加坡傳出本地寨卡感染個案時,正值巴西里約奧運完結後不久。因此,有輿論認為,新加坡出現寨卡個案,就是由於有人前往里約熱內盧觀賞奧運,不慎被帶菌伊蚊叮到,或是透過其他途徑受到感染,然後把病毒帶回新加坡,不經意地在國內傳播。然而,馮儁熙不認同這個說法,事實上,如印尼、泰國、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早就出現了寨卡個案;他也引述新加坡衞生部和國家環境局的聲明,指出當地研究所曾抽取新加坡患者的寨卡病毒樣本檢驗,發現這些病毒源自亞洲,科學家推斷新加坡的寨卡疫情應不是「入口」自南美洲。

馮儁熙又補充稱,寨卡病毒本身有亞洲和非洲兩大「譜系」(Lineage),其後再演化出大洋洲和拉丁美洲兩個「譜系」,故目前全球有4個主要的寨卡「譜系」。

星主動測檢 方知患者多

發現首宗本地感染後,新加坡的寨卡個案突然湧現,在短短一星期內有超過200人確診染病,疫情似乎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嚴重惡化,這是否證明寨卡有強大的傳播能力?馮儁熙認為不是。他指出,感染個案突然急升,是因為新加坡政府在發現首宗感染後,主動找潛在患者作檢驗所致。人類感染了寨卡病毒並非必然發病:只有約20%的寨卡感染者會出現病徵,若不主動去做血液或尿液測試,很多時患者痊癒了也不知道自己曾染病。所以政府主動檢驗,才會「突然發現」有很多患者存在,無關寨卡的傳播能力。

換言之,當新加坡宣布有本地確診個案時,寨卡病毒或早已在新加坡擴散了一段時間。馮儁熙進一步指出,這也是新加坡當局不再隔離寨卡患者的原因。隔離寨卡患者的原意,是要避免新加坡的伊蚊叮到患者而感染,再將病毒傳播開去,當中的假設是當地只有小量海外傳入個案;但既然寨卡已在新加坡擴散,意味帶病毒的伊蚊早已在社區出現,隔離病患的防疫意義已失。因此,他說現階段要做的防疫措施,就是盡力滅蚊和採取免被蚊叮的措施,例如用驅蚊劑和穿長袖衣褲等。

應借社媒發布疫情資訊

馮儁熙認為,寨卡病毒主要是透過蚊叮傳播, 東南亞的熱帶氣候又很適合伊蚊滋生,故寨卡的確有可能成為東南亞地區的風土病。他對完全消滅寨卡病毒不甚樂觀,因為目前人類尚未研發出針對這病毒的疫苗或療法。

他以黃熱病和登革熱為例,人類研發了針對黃熱病的疫苗,雖然該病未完全消滅,但在全球大部分地區都受到控制;人類尚未研發出針對登革熱的有效疫苗或療法,而登革熱至今仍是不少地方的風土病,更有周期性爆發的情況。

翻查資料,近兩年每到夏季時,就有一些嚴重的流行病引起全球媒體關注,例如2014年有西非伊波拉疫情,2015年有南韓的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到今年就是寨卡病毒。馮儁熙指出,某些流行病確實有季節性,譬如流感就較常見於冬季;但上述的嚴重疫病流行事件當中,伊波拉爆發主因是西非地區的喪葬習俗及醫院內感染,而南韓MERS疫情,則是剛好有南韓人在外遊時染病,把病毒帶回國而觸發。換言之,若把所有嚴重流行病視為一個類別的東西,那麼其爆發並沒季節性可言,只視乎個別病毒的特性而定;一到夏季就有流行病佔據新聞版面的情況,或多或少只是偶然。

最後,馮儁熙特意提到他聯同港大教授傅景華博士的團隊所做的一項研究。他們分析了13萬條有提及到「寨卡」(Zika)的Twitter留言,發現當中大部分留言,其連結網站都是如Facebook、 Instagram等的社交媒體,或是如Wordpress的博客網站。於是他們得到一個結論,就是Twitter用戶偏好採用「用戶生成內容網站」(User-Generated Contents Sites)而非官方權威網站作寨卡資料來源,反映網民瀏覽網絡的傾向。

馮儁熙認為這對公共衞生官員有重要啟示,官方應該在傳統媒體及官方網站以外,多用社交媒體向公眾發布科學資訊,效果將會相得益彰。

 

受訪者:馮儁熙

美國喬治亞南方大學徐建萍公共衞生學院

流行病學及環境健康科學系助理教授

採訪、撰搞:曾維駿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