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5月7日

馮嘉誠 EJ GLOBAL plus 信觀點

東南亞式民主非菲獨有

菲律賓總統大選將於本月9日舉行,根據多項民調顯示,達沃市(Davao)市長杜特地(Rodrigo Duterte)領先其他對手,極有可能成為下任總統。根據Rappler新聞網引述當地一項民調顯示,今年1月,杜特地的支持度在5名總統候選人之中僅排名第四,但自3月下旬開始已超越排名第二的格雷𢇁.傅(Grace Poe)。即使杜特地競選期間多番「失言」,既出言侮辱教宗(菲國有八成人口信奉天主教),又拿強姦受害人開玩笑,但其人氣絲毫無損,情況與競逐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特朗普一樣。難怪有西方媒體直接比較二人風格,可見兩者「口沒遮攔」的形象深入民心。

要理解杜特地民望高企原因,我們可以先循菲律賓的政治文化開始。菲律賓雖然在殖民地時代已逐步建立民主制度,但該國民主意識仍然停留於十分脆弱的階段,有別於政黨制度相對成熟的西方國家。根據美國密歇根大學政治系教授Allen Hicken的說法,菲律賓的制度漏洞問題可以歸咎於殖民地時代,美國政府或菲律賓精英階層當時沒有加強中央政府的行政能力,間接縱容地方派系(及後來的政治家族)延續其政治板塊。

世家把持 人民「無選擇」

即使今日菲律賓有12個主要政黨,但這些政黨大部分都是個別領袖或門閥的延伸,總是代表某個地域族群利益。國會淪為敵對家族的競技場,而非代議士的議政平台,選民再關注國家利益,亦無法尋得合適代表。再者,菲律賓憲法規定每名總統任期只有6年,而且不能連任,選民自然明白,再偉大的政綱都難以落實,因此轉而投向富有魅力、口號漂亮的政治人物。前總統埃斯特拉達、拳星兼參議員帕奎奧等,同樣受惠於這種政治背景,在菲律賓政壇留下一個印記。

姑勿論杜特地的政綱是否可行,但他過去擔任達沃市市長的往績、不拘小節的性格,確實容易討得選民歡心。按照《菲律賓星報》報道,去年菲律賓全國半年犯罪率按年增長近46%,讓人質疑馬尼拉及地方政府執法不力。相反,杜特地過去治理達沃市實行「鐵腕政策」,市內謀殺個案得以減少。儘管杜特地近日發表「殺死十萬名罪犯」言論後分別引來人權組織狠批,他甚至不惜與美國、澳洲斷交來捍衞自己立場,這種果斷態度或許才能表達選民心裏意願。

比起馬可斯、阿基諾三世、比奈這些傳統家族菁英,杜特地來自南部,傾向接納多元種族文化,少了一種北方「精英主義」的特色。而且他主張以聯邦制度,打破現時由馬尼拉獨霸資源的單一體制,加強地方自治和財政獨立,容易吸納其他地方的富商、中產及低層選民選票。根據杜特地的說法,聯邦制可以打擊中央──地方資源分配不均問題,改善地方貧窮及貪腐狀況,可謂對症下藥。

事實上,「杜特地現象」在東南亞並不罕見。按照民主理論學者 Juan Linz和Alfred Stepand的定義,一套鞏固的民主制度應該包含成熟的政黨政治、政黨輪替、公平公正的選舉制度、獨立自主的公民社會,以及法治精神。法治精神以當下定義亦應包括基本人權保障,透過公平透明的機制以「法」代「人」。

東南亞雖然有不少國家政治體制符合「民主」或「半民主」意思,但其穩定性一直備受外界質疑。在眾多方面之中,「人治」的特色在東南亞社會仍然相當普遍,而民粹主義亦經常凌駕於民主及法治。以今年緬甸總統選舉為例,國會最大黨領袖昂山素姬基於憲法所限無法參選,但卻公開表明自己有意「超越」總統權限,其親信兼現任總統廷覺更不諱言,他的當選是因為人民支持昂山。在許多人眼中,廷覺只是任由昂山擺布的一個傀儡。假如昂山他日辭世,全國民主聯盟的光環很快便轉黯淡,屆時新興民主政體的不穩狀況又會再次浮現。

馮嘉誠  中文大學全球研究課程助理講師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