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6日
近年龐氏騙局不是陌生的名詞,這門騙術可謂家傳戶曉,雖然萌生於海外,現今卻在中國遍地開花「發揚光大」。近期天子腳下的北京,在P2P平台e租寶爆煲以後,中晉、金鹿接踵而爆,爆煲停不了,日前又有一家叫融宜寶的百億元級P2P平台,因涉嫌「非吸」(非法吸儲)被刑事立案偵查。爆煲恐像潮水般一波接一波而至,中國龐氏騙局遍地開花,這現象世所罕見。
龐氏騙局的宣傳以高息吸引投資者,大玩「後數冚前數」的遊戲,一旦後數冚不住前數,即引爆整個騙局。今年5月,一間名為MMM(3M)的金融互助平台打入中國,宣傳回報達30%,出入方便過銀行的投資平台。平台發行名為「馬夫羅」的虛擬物品,遵循設定的條件投資,可獲豐厚的回報或獎金,適可歸入龐氏騙局一類。
由3M、e租寶等一類平台橫行中國可知,金融騙局五花八門公然招搖,之所以頑強生長,肯定是易於得手。坊間所見,許多人不過收到熟人或朋友電話,被告知一句「只須投資10000元,兩周後收回11500元,這樣的投資比股市給力得多!」便立馬心動傾囊瞓身。靠這樣口口相傳的拉攏,很快就能凝聚起人氣。當中原因不外兩條:一是投資者愚昧貪婪,二是公權力監管與治理力有不逮。
官媒名人推波助瀾
這個世界「一樣米養百樣人」,當聽到有回報30%的投資,有人閃起的是戒心,有人閃起的是貪心,否則經精心包裝的騙局,就沒有那麼多人上賊船。其實,天上不會掉下盛宴來,一個低迷的全球經濟,何來奇高回報的投資?可惜貪念迷失理智,令許多人失去了判斷力。
失去理性判斷的還有政府,許多P2P平台推出時,都有官方媒體吹捧或官員站台,又有明星名人代言。像e租寶成為新華網冠名贊助商,其招牌出現在人民大會堂,又登上央視黃金時段廣告行列,更獲中新社旗下刊物評選為「中國最具責任感互聯網金融企業」。有種種官式加持,無疑大增投資的「安全感」。難怪爆煲後,投資者不說自己上當,都說是被官媒騙了,當局與「非吸」利益糾纏不清,遂淪為騙局的幫兇。
實際上,集資融資騙局未爆煲,受害人未湧現時,政府是麻痺大意的,往往把平台金融當成創新。有人更指全國社保基金性質就像龐氏騙局,玩的也是「後數冚前數」的遊戲,是收取年輕人的社保金,向退休老年人派養老金。政府能夠這麼做的假設,一是經濟、人口長期可以平衡匹配;二是幣值能保持穩定;三是社保資金投資安全回報有保證。經過當前的金融動盪,人們知道這些假設,每一項都可能沒法保障,所以現時社會擔憂社保水池乾塘,毫不奇怪。
更有甚者,西方有人認為,中國經濟就像龐氏騙局,意思指金融危機發生後,中國經濟一枝獨秀,是靠債務擴張來支撐經濟增長,到債務支撐不可持續時,龐氏騙局就現形了。當然這個說法比指社保像龐氏騙局牽強,但明確指出如此發展經濟不可持續,不啻是中的之言。其實,像中國這樣透支式發展經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太普遍了。
早幾年,內地轟動一時的吳英非法集資案,事件未爆煲時,吳英是集諸多榮耀於一身的英雄,事發後要鐵腕厲治到判其死刑,似乎對騙財詐款痛行法治,但如今同樣事件接踵而至,要殺的人何其多?龐氏騙局在中國遍地開花「發揚光大」,因為有其基本條件,有肥沃土壤,所有龐氏騙局不是設局的無賴一方獨行不義劫掠金錢,而是權貴、無賴、貪婪投資者結合的產物,是道德淪喪貪婪風行的表現。不清除毒質土壤,難滅龐氏騙局。
夏草_香港媒體工作者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熊本7.1級餘震 增至9死千傷 古城景點嚴重損毀 災情恐挫旅遊業 |
上一篇: | 日本是制衡中國稱霸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