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9日
1989年是人類社會的分水嶺年份,自那以後地球沒有走向進步,反之,正在走進了死巷,沒有出路。
就讓特朗普成為美國總統好了。這樣的世界, 便有這樣的領袖。1989年剛好也是列根總統下台時,美國也徹底進入了共和黨為主的權力影響下, 尤其在資本漸漸走向崩潰時,其他各國人民需要的是所謂強勢領導人,以抗衡美式資本主義帶來的衝擊。中國成功在六四事件後把權力鞏固在一黨專制,發展他們所謂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思想,實際上是趕着向資本主義學習,並且取得了進一步的成果。柏林圍牆倒下後,本來積弱的國家並沒有逃出生天,他們仍然感到自己在地球上是一個次等民族,於是需要一個強勢的領導者成為這些國家的主調。俄羅斯出了個普京,中國反正從來便是強勢政府,當習近平上位後,世界的逃離民主思潮便佔了主要地位。
特朗普若成為下任美國,又有何不可。
反全球化變回主流
列根當選成為美國總統時,也是美國在經濟上敗給日本,未能成為世界領袖的重要時刻。列根成為美國共和黨的神話。事實上,由一個在電影圈內都被諷刺為怎麼一個三流演員當上總統開始,美國卻成功打敗經濟泡沫破裂的日本,重登世界之首。如今,經過奧巴馬平凡的8年後,美國人發現中國的威脅比當年日本要嚴重得多。特朗普這個以誇張為主要形象的白人右派,便有了巨大的市場。共和黨是不是希望找一個列根出來,爭回其失去的權力?相信黨內這樣想的人並不佔少數。
但要拿特朗普和列根相比,壓根兒是完全不同世代的產物。列根在當年並不是一個強勢的領導人形象,他只是保守白人勢力的代表人物。他仍然享有那個年代的天真和較平和的思想。畢竟那時美國在後越戰階段,卡特總統只能夠在新舊勢力交戰中,摸着石頭過河,並無法將美式資本主義帶出困局。列根政府所施行的政策,實際並不完全共和黨作風,其大幅減稅的措施和擴大資本主義的市場走向方針,雖然成了日後跨國企業式的恐龍對全球的掠奪,貧富懸殊差距加大的最原始的兇手。只是在當年卻是立竿見影地令美國經濟從谷低反彈。整個列根時代可以說是榮景之中發光發熱。這種勢力甚至在九十年代延續下來,成為在當時看來資本大勝的美好時代。
特朗普所處的這個年代,比列根時期的低迷要爛得多,也更複雜。特朗普再不是列根那種右派白人的代表,而是極端右派白人的代表。在推行全球化多年後,人類才發現這只是一廂情願的幻想。反全球化的民族主義在世界各地都成為主導。那些不只未能分享所謂資本主義繁榮的成果,還開始明白自己原來是被掠奪、被犧牲的世界二等甚至是三等公民。這股反全球化的民族主義以極為暴力和非理性的方法來對付敵人。經過十年多的混戰後,甚至連他們的敵人,也改變了心態,成為一股全球化的新民族主義思維熱潮。
特朗普便是在這個環境下產生出來的反作用力。他也沒有掩蓋這種反動的思想,反之,他不斷地強調,不斷地以高姿態的方式,誇張地發表其言論,因為他也明白只有這樣才能在這個已然崩壞的社會中找到分享權力的力量。列根式的共和黨思想已經遠去,如今是以偏離正常軌道為主的思想,反正人類看到的不是美好的資本主義社會,全球化只是個夢,已無所謂正常與不正常的軌道。
讓特朗普上位吧,反正美國現在的環境是,無論任何人成為總統,都不會落實他們選舉的理念。實用主義才是真正的主流,就算是特朗普,當他成為總統之後,鐵定也要變得較溫和。這一切只是廣告形象而已。
張望忠 資深傳媒人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北韓罵中國 愈罵愈升級 |
上一篇: | 香港棋手有個國際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