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2月27日

曾維駿 寰球信識

王國全盛時 不靠攏歐陸

如果英國人在6月23日舉行的公投中,決定讓英國脫離歐盟,無疑是對歐盟以至全球國際政治及經濟秩序投下重磅炸彈:就如德國財相朔伊布勒(Wolfgang Schauble)所言,英國作為歐盟第二大經濟體,是其「不可或缺」的成員國。現時我們或多或少會認為,將英國視作歐洲整體的一部分是理所當然;然而綜觀歷史,英國和歐洲大陸各國的關係其實長久以來都不甚緊密。

1769年,英國皇家學會院士瓦特(James Watt)發明了可用於工業生產的蒸汽機,象徵英國進入工業革命年代,成為世上最早出現工業革命的國家,亦為這個聯合王國帶來空前強大的經濟生產力。另一方面,英國在1805年的特拉法加海戰中,擊敗了法國及西班牙的聯合艦隊,奠定其無人能敵的海軍強權地位。1815年,法國拿破崙時代隨着滑鐵盧戰爭而結束,英帝國憑着上述的政經實力,成為唯一全球霸權,開展被稱為「不列顛治世」(Pax Britannica)的時代。

坐看歐洲列強內鬥

雖然英國號稱全球霸權,但事實上英國不太願意插手當時作為世界中心的歐洲事務。在十九世紀的100年間,歐洲大陸風波一浪接一浪,局勢一直紛亂不堪:法國、奧地利帝國、俄國等當時的列強,以至比利時、波蘭等地方均發生多次自由主義和民族主義革命,試圖甚至成功推翻當時的王權政治;普魯士和皮德蒙兩個王國分別推動德意志和意大利的民族統一,改變歐洲勢力版圖;近東地區鄂圖曼帝國衰落,列強染指巴爾幹半島地區,引發了多場戰爭。

當時的歐洲列強多次在上述的問題進行多邊談判、互相拉攏及交鋒,上演一幕幕的政治博弈;而作為全球霸權的英國,卻在大部分時候作壁上觀:英國的目標是保持歐洲的勢力平衡,以免任何一國壯大得足以挑戰其霸權;英國憑着其全球帝國所提供的資源及市場,足以消化工業化帶來的龐大產能,故確實有不靠攏歐洲各國的本錢。

因此,英國在1822年維羅納會議表明退出歐洲協調機制,此後甚少參與歐洲大陸的國際會議和戰爭,亦不與任何國家組成同盟,也就是所謂的「光榮孤立」(Splendid Isolation)。英國這個不結盟立場要到1902年,與日本組成英日同盟後才開始打破。

經歷兩次大戰後,英國全球霸權的地位被美國取代,「日不落帝國」亦隨着殖民地相繼獨立而逐漸瓦解;然而,英國卻又與多個前殖民地組成了英聯邦,至今仍能維持與這些新國家的聯繫。雖然英聯邦是一個相當鬆散的組織,經濟實力也難以跟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的歐盟所比擬,但這或多或少讓英國認為,她有着以自己為中心的國際組織,地位不同於其他歐陸國家,靠攏歐盟不一定是其唯一出路。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