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2月13日

Simon’s Glocal Chatroom

林超英:應對暖化靠公民社會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數據,2015年是自1850年有氣象紀錄以來最溫暖的一年。在全球暖化的背景下,去年香港是有紀錄以來最暖的一年,平均溫度為攝氏24.2度,比過去30年的平均值高出0.9度,全年的酷熱天氣日數和熱夜日數也創下了紀錄。

全球暖化問題已引起了香港社會的關注,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也積極就氣候問題發表意見,並投入公眾教育。他在香港天文台服務了35年,也成為了皇家氣象學會榮譽會士和香港大學名譽院士,目前在香港中文大學擔任客席教授。服務於天文台期間,他是香港在世界氣象組織中的常任代表,更曾兼任世界氣象組織第二區域(亞洲)協會副主席,多次擔任專家會議主席和顧問職務。因此,他能對世界氣候問題自然有更深一層的見解。

訪問者:沈旭暉(S)

受訪者:林超英(L)

整 理:李志鵬

S:早前香港經歷了59年來最低的氣溫,這與全球暖化有關嗎?

L:2015年的平均氣溫比過往高,在全球暖化的背景下會產生物極必反的後果。正常的冬天,位處於內陸的西伯利亞會很寒冷,而大氣中有波動周期,平均每星期就有一個波動,導致冷空氣南下,因此,香港平均每星期就有一次寒流。可是,在全球暖化的情況下,大氣中的波動變弱,冷空氣難以南下,導致去年11和12月氣溫較暖。然而冷空氣在西伯利亞上空聚積,寒流前,當地的氣壓由正常1010百帕斯卡升至破紀錄的1090百帕斯卡,因此,造成大氣的不穩定狀態,導致冷空氣南下,於是,早前的溫暖導致了之後的寒冷。全球暖化導致氣候變化,破壞了大氣中微妙的平衡,產生極端天氣。

S:面對着全球暖化,香港人應如何應對?

L:氣候變化是一個Glocal問題,並非是單一地方或事件所造成,而是全球各地人們所做的小事積聚而造成的大問題。全球的消費模式和燃燒石化燃料的生活習慣,導致大氣的二氧化碳含量上升,這其實是每一個人的責任,因此我們需要一個Glocal的解決方案。

S:現時解決世界氣候問題的最大阻力來自哪方面?

L:現時,世界的管治模式妨礙人們落實救自己的措施,國家的民主制度規定每幾年選舉一次,管治者當選後會戀棧所得的權力和利益,而選票能令他們連任,所以他們自然會取悅選民。然而,管治者所能制定的只是未來數年的計劃,可是,氣候變化的影響是數十年後的事。科學家通過做研究和數據去預測問題,可是,不少人只是視之為知識,而沒有確切去回應問題。各個國家關心的是未來幾年在經濟和生活方面的發展,而過往都是以燃燒化石燃料和開採礦物來改善生活質素,人們也習慣了這種生活模式。當我們呼籲改變消費習慣、減少排放和增加循環再用比率時,有人就認為這會令經濟難以發展。因此,政府難以落實相關政策。根據現時的管治結構,依賴政府回應問題是絕望的。

S:若在政府層面難以解決問題,人們應怎樣去應對全球暖化的問題?

L:依靠傳統方法與國際協議去推動各國減排是難以成功的。現時已進入全新的時代,互聯網的發展促進了民間力量的交流,彼此參考各自的方法去回應問題。因此,未來公民社會能作跨國橫向的民間合作,公民社會已發起不同的運動,例如素食、在地生產和分享經濟等,減少物質和能量的使用,這都有助緩解問題。解決全球暖化不單是科學問題,更是生活態度和方式的問題。我們應反思什麼是開心快樂的泉源,是否購物就能令我們的快樂呢?懂得幫助和關心身邊的家人和朋友也是快樂,這是人心改造的工程。

S:在應對氣候問題時,香港存在什麼困局?

L:資本主義是氣候變化的根本問題。小政府的政策失去控制環境的權力,令市場控制環境。社會上0.1%的人控制社會上大部分的資源,他們為了令自己的資本增加,會鼓勵大家消費,這也變成一種洗腦,香港是少數地方視購物為興趣的地方。

S:香港天文台如何推動香港在國際氣候範疇的發展?

L:在二戰前,香港已經負責協調東亞的氣候問題。我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加入天文台,在工作四年多後,便能參與聯合國專家小組會議。現任天文台台長是航空氣象學委員會主席,主導了全球航空氣象發展的方向。1999年,我在世界氣象組織中提出協助製作官方網頁,收集世界各地的官方氣象資料,我們和不同國家和地區聯絡,現時已有逾百個國家和地區參與計劃。香港天文台現時也可視為世界城市氣象預測的中心。

S:中國大陸融入氣象國際組織的過程,香港擔當一個怎樣的角色?

L:香港天文台積極協助內地建立氣象系統和制度,開放初期內地只能從莫斯科取得有限的氣象資料,香港便提供所需資料。另外,美、英和澳洲壟斷了全球的航空氣象資源,中國想突破這困局,香港便幫助內地部門制定網上航空氣象資訊系統,使其成為航空氣象的區域中心,幫助東南亞較窮的國家。現時,北京雖不是體制內的航空氣象中心,但已是一個實體中心。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