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5月23日

夏草 軟硬中國

金融「逢七災咒」恐顯靈

逢七不祥,這股災之咒有史為鑑,近半世紀,1987、1997、2007都有洗不去的股災記憶,未來的2017年會否災咒應驗?不啻是令人惶然的陰影,在當下股市風生水起之際,扯起這話題令人生厭,但正因為股市的瘋狂,暗合民間智慧說的「天欲令其亡,必先令其狂」,金融活動登峰造極,危機必隨之而至。儘管現時尚不見危機苗頭,但泡沫現實讓人難以釋然。

經濟體出現貨幣供應劇烈波動,金融機構大規模倒閉,滙率大波動引致資本市場震盪,以致實體經濟受損,稱為金融危機。金融危機往往來無影去無蹤,發起於突然而擴散於快速,危及經濟與金融安全。金融危機的禍害在在證諸歷史,可以說,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又常常是金融危機中心。

股市市值遠超GNP 危機隨來

發生金融危機冥冥中存在周期現象,逢七股災之咒顯示周期特徵,十年一周期只是擇其要者,其實時點並不確定,九七金融危機肇端於1997年,在香港真正肆虐是1998年;2007年美國發生次按危機,到2008年形成金融海嘯才真正波及香港。不僅時點模糊,金融危機連鎖效應也牽扯甚廣,全球化下的金融活動交錯,火頭亦互為交錯,一處起火、遍地烽煙是常態。

不同經濟體有着不同的周期,不同周期交錯,令股災也出現大周期套小周期。在1997年至2007年,期間發生過2000年至2004年的科網泡沫爆破引發危機,以及沙士引起的股樓雙跌的慘烈調整;2006年又發生新興市場拋售。年代愈近,大大小小危機愈頻發,因為金融活動高度活躍,較快生成風險導致危機。2017年會不會有股災,世界沒有準確預知的水晶球,就算畢非德或者貝南奇也不能預知。危機的觸覺只能來自金融膨脹的判斷。

現今判斷,危機不遠矣,因為市場因素惡劣,不獨中港,包括全球,共同存在「三高三低」:股市估值迫近或超過歷史高位、房地產價格奇高、政府企業家庭債務偏高,以及經濟增長低速、通脹偏低(增通縮憂患)、實體投資意欲低迷。三高反映資產估值催谷到不合理高度,三低反映經濟、消費、投資的疲態,與資產的高估值嚴重不相配,令資產市場醞釀泡沫。畢非德經典單一估值原則,是看股市總市值與國民生產總值(GNP)比率,他認為兩者應該基本一致,超過就醞釀風險。1999年全年及2000年初段美股市值/GNP接近200%,已響起警號,隨後一段時間該比率高企於183%,於是發生了科網泡沫爆破的危機,也「感染」了香港。

由此概括,把資產泡沫化風險引發危機,建基於經濟活動與金融活動的進展狀況,當代金融危機頻仍,就是因為金融活躍遠超經濟活動的進展,金融快經濟慢的嚴重失衡,從而引發金融危機。

當前全球金融與經濟「三高」與「三低」顯現背馳。以畢非德的指標計算,港股總市值約31萬億元,GDP約22.6萬億元,比率是138%,目前尚屬安全,但隨着內地放水,這輪牛市未行完,慢牛再炒越歷史高點,假如總市值繼續以年增20%速度,而GDP以4%的速率向前跑,到2017年就達到美國科網爆破時的比率。加上樓市嚴重泡沫化,觸發資產價值大調整就毫不奇怪。何況中國乃至全球到處量寬、到處資產膨脹,主要經濟體都累積了風險,重大調整隨時一撻即着,2017年前後爆發股災的機率甚高。

夏草

香港媒體工作者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