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6日
儘管美國聯儲局把利率上調至22年高位,但當地經濟仍然強韌,這部分歸功於「拜登經濟學」(Bidenomics),如今經濟師開始揣測中性利率(neutral rate of interest)的走向;若中性利率已上升,意味需要較高的短期利率,或延遲減息,這亦將令關乎按揭和企債利率的長期債息,更長時間地維持在偏高水平。
谷基建投資 中性利率扯上
美國總統拜登出招提振經濟並為連任拉票,他從三方面着手,包括加大基建開支、增加綠色經濟投資和提高晶片製造能力。穆迪分析首席經濟師贊迪(Mark Zandi)認為,這有助抵消聯儲局進取加息對經濟的影響,令美國避免陷入衰退,估計未來一年經濟微升1%,當中「拜登經濟學」就貢獻約0.4個百分點的增長。
不過,拜登的刺激政策削弱了聯儲局把通脹降至2%目標的效力,甚至拉動中性利率上升,限制儲局減息的空間。
《華爾街日報》分析指出,有三大原因中性利率可能已攀至高於2020年前水平。首先,目下經濟增長步伐遠快於聯儲局估計的約2%長期潛在增速,反映當前介乎5.25厘至5.5厘的基準利率仍不算非常具約束力。
里士滿聯儲銀行總裁巴爾金(Thomas Barkin)表示,理論上,以目前的利率水平來看,經濟增長仍高於長期潛在增長率,意味中性利率有機會高過之前預期的水平。其次,政府不顧財赤膨脹繼續增加對潔淨能源的投資,或會提升儲蓄需要,亦推高中性利率。領航首席全球經濟師Joseph Davis預料,由於債務負擔加重,實質中性利率已漲至1.5厘。
再者,人工智能(AI)等促進生產力的投資,也可能令中性利率上升。正如美國前財長薩默斯曾說,現今商業投資以電腦和軟件為主,減少昔日集中投資辦公室物業的比重,商業投資折舊速度較以往快,因此對融資成本的敏感度相對低,同樣導致中性利率走高。
類似的辯論也在其他國家出現,今年6月,時任加拿大央行副行長博德里(Paul Beaudry)在演說中稱,利率較有可能在高於疫前常態的水平穩定下來,已進入結構性利率偏高的時代,希望協助民眾更好地為此作出準備。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內地證券印花稅率傳最多削半 |
上一篇: | 鮑公暗示9月停加息 道指倒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