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0日
瑞銀報告指出,若內地未來數月經濟復甦動能繼續弱於預期,下半年宏觀政策支持有望加碼,包括加大對基建投資、消費領域的支持,甚或進一步放鬆房地產政策。下一個值得觀察的政策基調變化時間窗口,是7月底召開的政治局會議。
該行預計,政府將保持宏觀政策基調,儘管4月至5月內地經濟增長動力顯著走弱,不過受惠於去年低比較基數,預料今年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仍呈快速增長,故近期不太可能出台大規模刺激措施。
瑞銀又估計,內地今年或再降準一次,但不會下調政策利率,年內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可能小幅調低10個基點。考慮到今年首4個月信貸增長相對強,往後數月的節奏有機會作正常化調整。
摩通認為,中國短期內出台新刺激方案(包括下調政策利率)的可能性仍然較低,相信在7月底政治局會議前後,才會對政策重新評估。
劉元春促貸款利率再降
該行稱,如果經濟活動持續下滑,通縮風險升溫,導致次季GDP不及預期,不排除會觸發當局重新檢視下半年宏觀政策,並且推出額外刺激措施,包括下調政策利率或再加大對投資、產業升級和綠色產業的扶持。
另一方面,近年曾經多次向政府提交工作建議的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表示,中國應引導基準貸款利率降低一點,以減輕私營企業的融資負擔。
他續說,目前領先國企的貸款利率低於1.8厘,但許多私營企業的貸款利率高達9厘,意味着大部分快速增長的貨幣及貸款,最終只能在國企、政府機構及金融體系內流通。同時,內地面臨減息壓力,由於通脹放緩,實際利率升至偏高水平,增加企業與家庭的融資負擔。
劉元春提到,如果能把減息作為一攬子扶持措施的一部分,將是更好的選擇,而任何減息都只會是溫和,因現在「環境還是很複雜」;他不太擔心資本外流,因中美之間的實際利率差距並非想像般大。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人行原副行長范一飛遭「雙開」 |
上一篇: | 內地通脹0.2%瀕收縮 PPI急挫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