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6月10日

內地通脹0.2%瀕收縮 PPI急挫4.6%

中國通脹持續疲弱,再引發市場對內地出現通縮,甚至墮入螺旋式下滑的憂慮。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內地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已連跌8個月,5月份的按年跌幅擴大至4.6%,為近七年來最大降幅。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漲0.2%,較4月提高0.1個百分點,惟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按年升幅亦由0.7%回落至0.6%,核心商品的通脹已接近零。

花旗發表報告,指出近乎通縮(quasi-deflation)和信心疲軟之間出現螺旋式下降(downward spiral)的風險,或會令內地當局更有必要推出刺激政策,最早的窗口可能是下周的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則派「定心丸」,強調CPI下半年可望逐步回升,重申繼續精準有力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但會加強逆周期的調節,以支持實體經濟。

食品價多向下 消費復甦乏力

5月CPI上漲主要由食品價格提升1%所推動,其中鮮果價格大升3.4%,影響CPI提高約0.07個百分點;糧食價格漲0.5%;鮮菜價格跌1.7%;豬肉價格下挫3.2%,影響CPI下降約0.04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則按年持平。按月計,5月CPI下降0.2%。

招銀國際經濟學家、宏觀策略師葉丙南提到,汽車、家電、消費電子等耐用消費品價格的跌幅尤其顯著,同時豬肉價格下滑,或反映餐飲需求轉弱,CPI數據表明內地消費復甦仍乏力。

PPI按年錄得下跌,按月跌幅擴大至0.9%。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表示,5月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整體下行,國內外工業品市場需求總體偏弱,加上去年同期基數較高,PPI按月、按年均繼續下行。大新銀行經濟研究及投資策略部預期,鑑於環球衰退風險升溫,不利原油及工業品需求,估計PPI短期內可能持續受壓,全年恐錄得通縮。

人行在通脹數據公布後發文,引述易綱赴上海調研時說,當前中國經濟處於疫情衝擊後的恢復階段,生產活動有序開展,市場主體資產負債表正在修復。近月CPI、PPI按月下降,主要受到供需恢復時間差和基數效應兩方面因素影響。

易綱吹暖風 下半年CPI回升

易綱又說,在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支持下,國內生產持續加快恢復,農副產品生產穩定、物流渠道暢通,居民「菜籃子」、「米袋子」供應充足,但同時汽車、家居裝飾等大宗消費需求頗弱。另一方面,去年國際油價一度逼近每桶140美元大關,今年以來回落到每桶80美元附近,令國內物價按年漲幅走低,去年3月鮮菜價格受疫情擾動反季節上漲,也影響基數。

易綱預期,因基數效應,第二季GDP按年增速會比較高,CPI下半年有望逐步回升,到12月,按年漲幅將在1%以上,「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有條件實現今年『兩會』確定的預期增長等目標。」

分析預計內地小幅調低LPR

通脹數據帶動內地減息預期升溫,葉丙南判斷,國內可能會進一步放鬆貨幣信貸政策,不排除於7月至8月小幅下調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惟顧及銀行息差因素,料僅會下調10個基點。近期多家國有銀行減存款利率,為適度下調LPR創造空間。

星展香港高級經濟師周洪禮同意,即使人行減息,幅度亦不會太大,「未來兩個季度可能是10至20個基點」,因當局需時觀察其他刺激經濟措施的效用,同時需要考慮減息的邊際效用及美國的息口走勢。

摩根士丹利認為,由於PPI持續處於通縮,政府有機會在房地產及基建領域出台更多支持政策,包括放寬一二線城市的購房限制、額外提供1萬億元人民幣的基建資金支持,以及提供家電等特定消費補貼。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