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8日
中國5月份外貿惡化,以美元計價,出口按年轉跌7.5%,創4個月以來最大跌幅;進口連挫3個月,按年收縮4.5%。分析認為,歐美未來有機會經濟衰退,加上受去年同期高基數影響,出口料續疲弱。
進口縮4.5% 較預期佳
海關總署公布,5月份出口扭轉之前兩個月的升勢,按年跌7.5%,遠遜預期的0.4%跌幅;進口按年挫4.5%,連跌3個月,但較預期收縮8%為佳。上月貿易順差658.1億美元,按年收窄16.1%,較預測的920億美元遜色。
今年首5個月,進出口總值2.44萬億美元,按年減2.8%。其中,出口1.4萬億美元,增長0.3%;進口1.04萬億美元,跌6.7%;貿易順差3594.8億美元,擴大27.8%。首5個月三大貿易夥伴依次繼續為東盟、歐盟及美國。當中對美國出口按年下降15.1%,進口跌3.6%;反觀對俄羅斯出口按年增長75.6%,進口增20.4%。
若以人民幣計價,首5個月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5.78萬億元人民幣,增長13.2%。其中,出口3.44萬億元人民幣,升21.6%;進口2.34萬億元人民幣,增2.7%。
大新銀行經濟研究及投資策略部指出,外圍經濟放緩,新訂單減少,內地整體出口,尤其是出口往主要成熟市場,可能仍要受壓一段時間。美日韓等國繼續對華實施科技限制,不利高端技術產品進出口。
數據顯示,上月對包括美國、加拿大及日本在內的多地出口,按年均呈現雙位數跌幅,但對俄羅斯出口按年則飆114.3%,創連續3個月倍升紀錄。同時,內地汽車出口勢頭強勁,上月出口值按年大升123.5%,錄得90.4億美元;總結今年頭5個月,按年升幅達107.9%,至387.23億美元。
凱投宏觀中國經濟主管Julian Evans-Pritchard估計,中國出口會進一步下降,並於今年稍後時間見底,因發達國家大幅加息的滯後影響,有機會令經濟溫和衰退。在人民幣轉弱下,上海證券宏觀分析師胡月曉稱,滙率因素會左右對美元計價的出口表現。他解釋,以人民幣計價的5月份出口,波動明顯較為緩和,出口按年僅跌0.8%,進口則升2.3%,貿易順差按年收窄9.7%至4523.3億元人民幣。
瑞銀估中央不急於出手
Evans-Pritchard相信,內地重啟經濟的提振效應持續顯現,進口可望進一步改善。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說,中國消費和內需穩步復甦,企業補庫存逐步回暖,都有助帶動進口表現。
市場關注中央會否推出更多政策支持經濟。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認為,低基數效應在5月已消退,大部分經濟活動按年增長將較4月份放緩。不過,第二季經濟活動增速按年整體保持穩健,中央短期內的政策定調勢保持基本穩定,新增政策支援規模有限。
中國經濟增長動能倘再走弱,如消費和內房復甦力度明顯弱於預期,以及出口大幅下跌,汪濤預料中央會在下半年加大對基建投資的支援,並進一步放鬆房地產政策。政策定調變化的時間點在7月底召開的政治局會議,而在未來兩至三個月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也有機會公布一些具體措施。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外儲按月減283億美元 |
上一篇: | 聚焦央行議息 納指收市挫逾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