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4月27日

恒指倡港上市外國公司可「染藍」
揀選標準一致 冀增掛牌吸引力

恒指公司建議容許在港主要上市的外國公司「染藍」,並取消現時恒指當中有關香港成份股數目最多25間的上限。一旦成事,現時在港主要上市市值最大的外國公司普拉達(01913),或較具機會成為藍籌股。今次諮詢為期約一個月,在5月31日結束。

恒指公司昨日發布諮詢文件,建議改革恒指,把成份股選股範圍擴展至外國公司。現時有68間在港上市的企業,註冊地和主要業務均是大中華地區以外,皆被恒指公司視為外國公司,目前無緣「染藍」。

按市值 普拉達納入機會高

恒指公司表示,從市值和成交額來看,外國公司只佔港股一小部分。截至今年3月底止,527隻恒生綜指成份股,僅得普拉達、俄鋁(00486)、兗煤澳大利亞(03668)、新秀麗(01910)、歐舒丹(00973)和金界(03918),合共6隻為外國公司,佔恒生綜指的權重合計只得0.46%。

然而,恒指公司指出,由於本港的目標是成為有更多國際企業上市的金融中心,故建議把外國公司納入選股範圍內,令恒指的定位由現時代表在港上市的大中華公司,擴展至代表整體在港上市的公司,相信此舉更能符合香港作為連接內地和環球的角色。

現時在港上市的外國公司中,市值較具規模和成交相對活躍的是普拉達、兗煤澳大利亞和新秀麗。其中,普拉達昨天的市值達1511億元,與現時76隻藍籌股相比,排名躋身第38位,惟交投相對疏落,今年首季日均成交額只得5500萬元。

據恒指公司建議,外國公司「染藍」的準則與其他候選公司一致,惟在諮詢文件中仍有問及是否需要對外國公司施加額外的納入條件和權重限制等,並同時諮詢市場是否同意把外國公司納入至恒生科指的選股範疇內。參考其他地區做法,現時法國CAC 40指數、德國DAX指數、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和美國納斯特指數均容許外國公司成為成份股,例如置地和怡和便是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成份股。

瑞銀全球投資銀行部副主席兼大中華區總裁李鎮國認為,外國公司若能「染藍」,將有助吸引更多的外國公司來港上市。他提到,有不少指數基金追蹤恒指,假如外國公司能成為藍籌股,可增加其流通性。事實上,「港股通」早前已把外國公司納入。

香港上市公司商會總幹事黃明偉認同把外國公司納入藍籌的選股範圍內,能更有效反映港股市場實況。他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理應吸納更多外國公司,令市場更多元化。他又提到,現時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外國資金或不能投資某些企業,把外國公司納入恒指,或有助吸引部分海外資金。

擬撤銷香港公司成份股限額

另外,恒指公司建議維持現時恒指7個選股的行業組別,分別是金融、資訊科技、地產建築、醫療保健、非必需性消費及必需性消費、電訊及公用事業,以及能源、原材料、工業和綜合企業。恒指公司表示,港股市場結構在過去兩年未有大變,現有的行業組別分類仍然合適。

恒指在2021年落實改革,當時為確保香港公司在恒指的代表性,決定恒指內要有20至25隻香港公司成份股。恒指公司直言,現時香港公司成份股已達上限25隻,再設上限已無必要,建議取消。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