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7日
農業銀行(01288)、建設銀行(00939)、工商銀行(01398)及中國銀行(03988)四大國有銀行本周公布去年全年業績。受內地連番減息影響,分析預期,四大行去年淨息差料收窄逾10至20基點,加上代銷基金和信託等產品下跌拖累費用收入,估計撥備前利潤錄持平或僅低單位數增長,但通過減少撥備,全年盈利料增4%至7%,派息比率維持30%。至於股份制及城商行的盈利有望達10%至20%增長。
有分析師指出,受歐美銀行危機影響,近期全球金融市場波動,投資者偏好避險,內銀對歐美銀行業風險敞口較少,國有大行近期跑贏大市,當來季股市有機會反彈時,股份行表現會更佳。
近年內地接連下調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去年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17厘,比上一年低34個基點,勢拖累內銀淨息差。富瑞中國金融業首席分析師陳姝瑾預測,去年第四季淨息差收窄幅度比前3季更大,單計第四季跌約10基點,全年挫近15基點。不過,內銀整體貸款按年增長逾11%,她相信,因貸款增速快,尤其大行為扶持經濟增加投放,淨利息收入仍有低單位數增長。手續費方面,主要與兩因素相關,一是資本市場表現影響銀行理財,二是信用卡消費。雖然去年第四季股市向好,但銀行理財更關注債市,去年債券價格下降,不利非利息收入;同時年底疫情防控致消費疲弱,故第四季手續費收入不太強,料全年與整體收入相若,均錄得低單位數增長。
地產開發商不良率達30%
資產質素方面,銀行報表上不良率相對較穩定,瑞銀中國金融業研究主管顏湄之表示,如果用現金流作為還款來源,以3600家A股上市公司的樣本估算,對公業務不良率達17%,主要集中3個行業,分別是房地產開發、能源電力和交通運輸,當中地產開發商不良率將逾30%,意味與報表2%至3%水平差距較大。不過,審視房地產相關上下20個行業後,除了電力不良率較高,並沒有看到風險擴散至其他行業。
顏湄之又關注很多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現金流疲弱,尤其是3年疫情之後,若有中央政府財力支持,短期內不會出現較大的暴露風險。陳姝瑾則說,地方政府財務情況較差,或會出現城投債違約,今年對地方債務擔心程度超過房地產,由於內地定調要提升市場信心,中央將會出手救助,迅速出台解決方案。
顏湄之重申,投資者對內銀資產質素的擔憂,已反映在內銀市賬率打折上,目前大行僅約0.3倍至0.4倍,隱含不良率於17%至18%,短期未見市賬率顯著反彈。
優質股份制銀行勢跑出
顏湄之認為,內銀對歐美銀行的額外一級資本(AT1)債券敞口較少,故投資者偏好以內銀股避險,傾向派息較高的大行以及估值低的股份行或區域性銀行。陳姝瑾坦言,內銀業績對股價影響微,大型銀行基本面差距收窄,反而股票彈性(beta)較重要。內銀相比歐美銀行安全,保守性較強,2至3月市場調整期間,國有大行跑贏大市,當下一季市場恢復升勢,成長更強的銀行如招行(03968)及郵儲銀行(01658)表現會更好。
採訪、撰文:王舒婷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惠譽:內地AT1債未受大影響 |
上一篇: | 藍籌放榜高峰 恒指上試20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