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3日
Elizabeth的成功固然主要來自天分及機緣,但其家庭背景及自身性格亦很重要,即使不是「天才」的普通人亦可從中獲得啟發。首先,她雖然只是中產出身,卻是「非一般」的小康之家,父親效力美國國際開發署,大半生奔走於非洲及中國從事國際救援工作。
父親帶來國際觀
Elizabeth很崇拜爸爸,自小立志要幫助全世界:「我父親做過很多救災工作,他總是身處苦難之地,這對我影響最大,讓我覺得不能不對世界有點貢獻。」
爸爸亦帶給Elizabeth不一樣的國際觀,例如早於小學便請老師上門教她普通話,又鼓勵她多次到中國內地遊學,之後她獲得赴新加坡實習的機會,從而觸發創業構思。
19歲退學前曾苦學
另外,即使很多人都像Elizabeth般「自小有大志」,但大部分都「得個講字」,她卻用了整個童年裝備自己,在史丹福讀一年級時就獲得最高榮譽的President's Scholarship獎學金;而且她上課極認真,否則不可能在新加坡實習時聯想到課堂內容而想出發明意念。大家不宜只看她於19歲退學的豪氣,而忽略她搏命讀書打下的基礎。
據她母親憶述,Elizabeth從新加坡回來後,連續5、6天坐在電腦前撰寫專利申請書,幾乎沒離開過椅子,每晚只睡一兩個小時。到今天,她已晉身世界富豪之列,仍每星期工作7日,每日16個小時。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1915人佔領維港 渡海新高 |
上一篇: | 半滴血變世界首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