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4年9月26日

高天佑 新聞點評

李克強「反向粉飾經濟」

日前談及英國Tesco超市透過會計手法粉飾業績,其實豈止是上市公司,就連一國政府,為達某些目的,往往都有粉飾經濟的衝動。例如中央最近不少政策及姿態,似乎都有粉飾經濟的動機,不過卻是「反向粉飾」,索性任由今年已經衰疲的經濟指標進一步「衰到貼地」,明年便可輕身上路,獲得「先苦後甜」之妙處。

突推折舊新政如減稅

例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本周三突然宣布的「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政策」,便頗堪玩味。

據該政策,所有企業自今年1月起新購入用於研發的儀器及設備,可於今年業績一次過全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人民幣.下同)或按60%比例(超過100萬元)折舊,藉之鼓勵企業更新設備及研發創新。

正如很多論者指出,該政策相當於一次大規模減稅,皆因以往購置儀器設備後,按既定政策須攤分多年折舊,新政策卻可在本年內一次過折舊,勢必大幅削弱賬面利潤,等於間接減少應繳的利得稅款。據上海證交所測算,單計A股上市公司,今年已可藉此政策節省2333億元稅款;若計及所有非上市公司,金額勢必數倍於此數,可見此政策之重磅。

有趣的是,以往如此重量級政策,公布之前定必經過諮詢及吹風,之後又要籌備起碼幾個月才正式實施,但今次的公布卻毫無先兆,令市場內外盡皆意外;而且雖然現在已到9月底,該政策卻即時實施,還追溯到今年1月,明顯是鼓勵企業於今年內「計盡」所有折舊,所謂早折舊早享受。

A股夠差 不怕犧牲業績 

不過,企業雖可因此而節省大量稅款,卻難免會犧牲賬面利潤。據廣發證券測算,原本估計A股公司今年整體純利增長3.7%,但在該政策後,估計會變為倒退2%,可見茲事體大,將對A股的業績、估值及股價帶來連鎖壓力。但正如文首所說,A股至今已衰竭了多年,就算再差一點又何妨。

此外,李克強近日擺明不會救市、坐視GDP增長低於7.5%的姿態,亦有相同意味。正如筆者本月初在《聽李克強話,忘記GDP》一文指出,中央政府最重視的經濟指標是就業及物價,只要這兩方面形勢尚佳,那麼整體GDP增幅稍低一點其實無關大局。

反過來看,既然李克強及國家主席習近平多番強調今年是「改革年」,大家早已預料經濟增長會短期犧牲;現在看來,今年的GDP增長7.5%目標似乎不易實現,與其在第四季勉強救市催谷以求達標,不如反向而行,放手讓GDP在安全範圍內進一步放緩,並使明年的起步點降低一些,在低基數效應下,明年便有更從容的調節及改革空間。

調低基數 改革空間變大

這其實亦是很多上市公司的慣技,遇上凶年或意外事件令業績非常惡劣時,死豬不怕開水燙,衰多兩錢又何妨,索性把許多開支、損失或減值都提前計入本期賬目,日後就可輕身上路,有更大反彈空間。

對投資者來說,明白到習李政府此一思路後,便要做好心理準備,預了A股及港股內地企業今年的業績會相當肉酸,甚至觸發估值進一步下挫,但屆時便可考慮撈底,以求食正「先苦後甜」的國策方向。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