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7日
富衛集團旗下附屬公司昨日向港交所(00388)於其上市票據及永續證券所作出的公告內,公布首季業績等資料。受惠於香港與內地恢復通關,加上泰國及其他新興市場增長帶動,集團今年首季新業務價值達2.47億美元(約19.3億港元),按固定滙率(CER)計算,按年增長達34.9%。
集團表示,新業務價值增長反映香港與內地恢復通關後帶來的經濟復甦;泰國的銀行保險合作夥伴關係,亦繼續為業務帶來貢獻,富衛在新興市場專注提供保障和高利潤的產品,故錄得強勁新業務增長和價值。
至於首季年化保費等值(APE),按固定滙率計算增加11.3%,至4.35億美元。集團解釋,增長主要由泰國、柬埔寨和新興市場推動,惟部分被香港及澳門市場的下降所抵消,因集團去年首季曾簽訂一項大型一次性團體保單;日本市場企業自有人壽保險(COLI)銷售額下降,以及個人保障業務競爭加劇,也抵消部分增長。集團新業務利潤率按年升9.6個百分點,至56.7%。
本地首年保費收入高疫前82%
富衛集團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黃清風稱,集團正值成立10周年,穩健的業績是對公司數碼化業務模式的肯定。亞洲存在巨大保障缺口,對數碼服務需求上升,隨着中產階級不斷擴大,展望未來,富衛於亞洲仍會在保險業中保持優勢。
富衛昨日在香港啟動10周年活動,旗下富衛香港及澳門首席市務及數碼總監謝振國說,受內地訪客及本地業務增長帶動,季內富衛香港首年保費收入比疫情前、即2019年首季增加82%,新業務保單數目亦較2019年首季上升73%。他觀察到第二季增長勢頭持續,期望全年可保持動力,對今年業務審慎樂觀,惟仍要視乎宏觀經濟因素。
謝振國指出,代理團隊增長及品牌認知度增加,成為這些業務指標跑贏疫前的主要動力。現時內地客佔整體客戶比例大致回到疫前水平,有更多內地客買保障產品,例如醫療及危疾,還有儲蓄保險,平均購買單價與疫情前相近。
談到如何維持增長動力,謝振國直言,內地經濟復甦步伐、國際形勢及地緣政治等因素均會影響業務前景,即使本港已與內地通關,內地訪客來港未完全復甦,需要分散風險。香港市場有很大保障缺口,未來內地客及本地客會平衡發展,富衛下半年將推出更多保障型產品。
專屬代理團隊淨增長冠全港
銷售渠道方面,首季富衛香港來自專屬代理人的新業務年度化保費,按年增長1.76倍,高於行業的水平。
謝振國補充,去年專屬代理人團隊人數按年多17%,淨增長全港第一,未來會持續增聘人員;同時平衡發展直銷渠道,售賣定期壽險(Term Life)及自願醫保等較簡單的產品。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PAOB料今年業績續改善 |
上一篇: | 澳優奶粉附屬 1.5億悉售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