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3日
美國國會參議院通過債務上限協議,把這個困擾全球經濟的炸彈暫時拆除,不僅令美滙指數回順至103.4水平,更旋即觸發離岸人民幣V彈(在岸官價周五收報7.0750,較上日飆429基點;離岸價在美股開市前更已收復7.06,較上日回升逾350基點)。人民幣的強弱亦牽引着A股成敗,儘管暫未收復7算,但至少帶來憧憬。A股周五全線反彈0.79%至1.5%,滬指、深成指及創業板指數憑藉周五的升市,成功扭轉一周的劣勢,全星期分別錄得0.55%、0.81%及0.18%的按周升幅。人民幣轉強亦刺激北向資金蜂擁流入,周五淨買額達85.35億元(人民幣.下同),單日加倉金額創近4個月新高,全周累計錄得淨買入50.22億元,再次印證拙作上日所指,外資能否重臨,人民幣的強弱影響甚大。
不過,周五的反撲究竟是看好經濟復甦前景,以至認為大趨勢仍將是「東升西降」(普遍分析仍憂慮美國經濟有衰退之虞),抑或只是純粹的技術反彈,尚須拭目以待。即使地產板塊迎來久違的反彈,包括中南建設(000961.SZ)、中國武夷(000797.SZ)、中交地產(000736.SZ)等6隻內房股漲停,更帶動裝修、建材等相關產業鏈走高,惟整體內房銷情仍讓人「銷愁」,難免令人對短期經濟復甦持審慎態度。
高頻數據顯示,5月地產銷售改善幅度放緩,其中三線城市更錄得回落。5月份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銷售面積為41.5萬方米,較4月的42.6萬方米減少2.4%;按年則大幅增長21%,主要是去年5月正值疫情高峰期,日均銷售面積僅34.3萬方米,令比較基數偏低,若與2021年5月的61.9萬方米相比,則跌幅多達32.9%。
更讓投資者忐忑的是,據財政部資料,今年前5個月地方政府累計已發行債券約3.54萬億元,按年上升6.6%。然而,今年1月至4月(尚未有5月的數據)全國固定資產投資14.74萬億元,按年僅增4.7%,反映地方債未有過多的投入固投,而是「借新還舊」,以再融資債券來償還到期債務本金。據悉,今年亦是地方債償還高峰期,預計金額高達3.65萬億元,令防範地方債風險問題依然高懸。
與此同時,內地媒體周五報道,財政系統組織申報2023年第二批專項債項目,最高額度約1.9萬億元,其中專項債1.6萬億元,重點用於交通基礎設施、鐵路等11大領域。
幸好近期外資大戶排隊訪京,大有「萬國來朝」之勢。特斯拉的馬斯克剛走,有「AI教父」之稱的輝達CEO黃仁勳據報將於6月6日到訪上海。然而,當中也有「左右逢源」者,摩根大通行政總裁戴蒙在結束訪華後,又轉往台灣。同時,美台於周四晚在華盛頓簽署「21世紀貿易倡議」第一階段協議,外交部發言人周五表示,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要求「停止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任何錯誤訊號,否則由此造成的後果必須完全由美方承擔」,反映中美關係仍緊張。
訂戶登入
上一篇: | 天仁茗茶母企預喜賺逾2700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