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0日
在風平浪靜時期,「商業歸商業,政治歸政治」可說是共識;但隨着局勢緊張,商業與政治愈來愈難劃清界線。好似來自上海的商業諮詢公司凱盛融英(Capvision)早前申請港股IPO,該公司本周一忽然遭央視《新聞聯播》點名批評,指其「淪為境外情報機構幫兇」,IPO大計頓成疑問。同時,LinkedIn昨宣布裁員700多人,全面撤出中國內地市場,事件關乎該招聘平台近年屢觸中國監管紅線。畢竟現今國際暗流洶湧,做生意務須更加小心,否則很易踩雷犯禁。
Capvision屬極少數誕生於中國的國際級商業諮詢公司,由一班來自貝恩(Bain & Company)的商業顧問及大摩(Morgan Stanley)的銀行家在2006年聯手創辦。當時中國剛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不久,正籌備2008年北京奧運會,堪稱中國融入國際市場的高峰期;該批外籍專才認為中外經濟合作屬大勢所趨,商業諮詢業務大有可為,當年毅然在上海灘插旗創業。
相較於傳統商業諮詢公司,Capvision的定位比較特別,除了由約700名內部員工提供顧問服務,更加吃香的業務是扮演「中介人」,協助企業尋找及約見各行各業專家、學者、從業員。舉例說,假設有一家外國企業想了解中國AI行業發展,Capvision便會利用其人脈網絡,找到相關的大學教授、研究人員甚至科技公司職員,為該企業提供資訊和意見。
在這過程中,接受訪談、提供資訊的業界人士固然會收到一筆服務費,Capvision作為「紅娘」亦收取中介費,這正是該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佔比逾80%)。據官網介紹,Capvision擁有多達45萬人的專家(experts)人脈網絡,是為最寶貴資產。尤其外企想進軍中國市場時需要「盲公竹」,相比起商業顧問「吹水」,約談「實戰」人士可能更「貼地」實用,所以Capvision的中介服務頗受歡迎。
Capvision捲國安風波
早於2021年8月份,Capvision便申請來港IPO,擬集資最多3億美元,公司估值約23億美元。但當時內地「監管風暴」猛烈,中證監國際部對Capvision申請赴港IPO提出多項詢問,關注其股權結構、客戶背景、合規措施等資料。
及至本周一,央視《新聞聯播》引述國家安全機構消息,點名批評Capvision「淪為境外情報機構幫兇」。據報道,「某些西方國家為實現對華遏制打壓戰略,竊取我國軍事軍工、經濟金融等重點領域的情報資訊活動日漸猖獗……有的國內諮詢公司國家安全意識淡薄,為了牟取經濟利益,頻繁遊走在法律邊緣」。因此,國安機關近日「對國內諮詢行業龍頭企業凱盛融英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公開執法」。
央視引述國安人員稱,「專家訪談佔了凱盛融英業務總量的80%」,然而「專家的來源並不像他們說的那麼簡單」,直指乃「專門圍繞境內政策研究、國防軍工、金融貨幣、高新科技、能源資源、醫藥衞生等重點領域物色挑選有影響力的專家」。國安人員批評,Capvision「與每名受訪專家均會提前簽署含有『免責條款』的業務合同,要求專家自己承擔法律後果。而專家被豐厚報酬吸引,且認為對方是一家守法合規的企業,進而放鬆了警惕,在涉外諮詢中洩露敏感內容甚至國家秘密和情報,走上違法犯罪道路」。
Capvision在同日晚上發表聲明,承認在2022年底接受政府部門聯合執法,目前「調查已經結束,我司並無受到任何實質處罰」,強調將會進一步落實把關責任,共同維護國家安全。不過一般認為,該公司遭央視狠批後,不但IPO大計更加渺茫,日後開展業務亦可能受到更大限制。
另外,全球最大職場社交平台LinkedIn昨宣布裁員700多人,並將結束該公司在內地運作的InCareer招聘程式。話說LinkedIn原本是少數能在內地營運的外國社交平台,一來因為本質主打職場資訊、少涉政治,二來其母公司微軟以往跟中國當局關係良好。然而隨着近年形勢變化,內地輿論氣氛肅殺,LinkedIn也避不了捲入漩渦。
例如2021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部分內地民眾對當時的防疫政策甚有意見,一些上海打工仔面對微博和微信刪帖,選擇在LinkedIn發帖「訴苦」。結果該平台因「審查不嚴」遭網信辦約談及處罰,被迫停止接受新用戶註冊。同年10月份,LinkedIn宣布不再在內地經營社交平台,改為推出不設社交功能的「純招聘」程式InCareer,希望繼續在中國市場分一杯羹。惟LinkedIn最受歡迎正是其社交功能,讓各行各業打工一族分享資訊、拓展人脈、建立專業形象。InCareer程式剔除這些功能,無異自廢武功,與普通招聘平台沒啥分別,很難跟「地頭蛇」競爭。由於該程式自推出以來用戶寥寥,如今結束不令人意外,這亦象徵LinkedIn基本上全面撤出內地市場。
商業政治界線難劃清
講到底,隨着中外地緣政治局勢日益緊張,商業與政治愈來愈難劃清界線。正如央視指出,某些西方國家千方百計竊取我國軍工、經濟等重點領域情報資訊;例如中國寶德(Power Leader)昨日發布 PowerSTAR暴芯處理器,象徵中國晶片研發重大突破,這項高科技成果有可能遭西方覬覦。做生意固然需要做足調查,但有時候調查了「不該查」的東西,又或者被別有用心人士利用,隨時誤觸紅線,被視為危害國安。因此,中港兩地營商人士有需要更加步步為營,避免淪為「間諜」。
(編者按:高天佑最新著作《中產必須死》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