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4月26日

高天佑 新聞點評

數字人民幣「超中心化」

臨近月尾,又是發薪水的日子。不過江蘇省常熟市十多萬公務員及國企員工今趟出糧日有點不一樣,他們不再從銀行戶口獲得薪金,而是直接從政府手上收取數字人民幣(e-CNY),這亦象徵該款數碼貨幣普及推進了一大步。加密貨幣原意為「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官方數碼貨幣卻變成「超中心化」(hyper-centralized),比起「現兜兜」數銀紙時代,當局將更容易監控及調節資金流通,除了有助打擊洗黑錢及外滙流失,亦有利於計劃經濟發展。

中國自2017年開始研發數字人民幣,當時代號為DC/EP(Digital Currency/Electronic Payment),其後陸續在不同範圍局部試用。例如2021年1月,深圳市政府派發總值2000萬元(人民幣.下同)的數字人民幣利是,藉此鼓勵當地市民下載相關應用程式。去年6月,蘇州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每名員工其中200元工資用e-CNY形式發放。

常熟市公僕e-CNY支薪

及至近日,江蘇省常熟市政府印發《關於實行工資全額數字人民幣發放的通知》,宣布自5月起,當地全體公務員、事業人員、國資單位人員的全額工資都會用數字人民幣發放,這意味常熟將成為中國首個全面轉用數碼貨幣為公職人員出糧的城市。

對於常熟市「鐵飯碗」人員們,此項創新表面上影響不大,畢竟以往月薪多少,現在也是一樣,分毫不差;唯一分別是工資不再存進他們的銀行戶口,而是直接放入人民銀行為其開設的數字人民幣賬戶。公僕們只須在手機下載數字人民幣App,再完成身份認證登記,便立刻見到自己的戶口及內裏款項。

使用方面,數字人民幣現時主要有3種消費方式:一是直接使用,全國已有逾500萬個消費點接受e-CNY,該些商戶會貼出「歡迎使用數字人民幣」標誌,用戶只須打開App,再在商戶感應器上「嘟」一下即完成交易,跟使用輕觸式信用卡差不多。其次,用戶可在App上把e-CNY轉賬到支付寶或微信支付錢包,那麼在全國超過九成商戶均通行無阻。最後,用戶還可把e-CNY變回傳統人民幣,同時轉賬到銀行戶口,屆時亦能按傳統方式,於櫃枱或提款機提取現金。

據人民銀行解釋,數字人民幣屬人民幣之數碼化版本,幣值一比一掛鈎。人行稱e-CNY好處多多,包括便利交易、節省成本、保障私隱、安全可靠等等。事實上,手機支付、流動支付乃全世界大勢所趨,但現時的應用方式主要是把傳統法幣電子化,再借助PayPal、Cash App、支付寶之類第三方程式進行交易,過程中不免產生額外成本及安全疑慮。相比之下,數字人民幣讓每個人、每個商戶都在央行擁有戶口,相互之間直接交易,理論上更省時省力。

有助監控調節消費

數字人民幣亦被視為有助政府加強監控及調節資金流通。舉例說,當局日後若想刺激消費,或可強制所有打工仔每月e-CNY薪酬50%須於當月花光,逾期自動作廢。另一方面,倘遇上糧荒需要限制消費,當局毋須再祭出「糧票」、「限肉令」、「雞蛋實名制」之類的手法,只須在App設定每人每月只可用500元e-CNY購買肉和蛋。此外,當e-CNY全面普及後,央行基本上可直接追蹤14億人每一分錢資金流向,洗黑錢、貪污受賄、毒品販賣、地下錢莊、詐騙、黑市交易、不法團夥、非法集資之類違法行為就無所遁形。

於必要時,當局還可借鑑疫情時期「健康碼」機制,對爛尾樓苦主、下崗職工之類特定人士臨時賦予黃碼或紅碼,限制他們坐高鐵、搭飛機、訂酒店或者「跨省消費」,藉以加強維護社會穩定,杜絕上訪、集會、串連、維權等安全隱患。

作為比較,以Bitcoin為代表的加密貨幣一大特色是「去中心化」,讓人們不用依賴傳統金融機構交易,甚至可在一定程度上避開政府監管。傳統法幣則屬「半中心化」,例如人們可把一疊疊鈔票存放在家中,有需要時才拿出來消費,又或者透過各種手法轉移銀行資金(包括調到境外),讓當局不易追蹤監管。至於數字人民幣堪稱為「超中心化」,比起「現兜兜」鈔票時代,政府對於全國資金脈絡將有更大掌控能力。

走資途徑勢被堵塞

隨着常熟市所有公務員轉用e-CNY出糧,象徵數字人民幣普及提速。雖然用戶現時可透過程式把e-CNY轉賬到支付寶、微信錢包或銀行戶口,理論上只是增添選擇(直接用e-CNY消費),原有的自由並沒減少;但內地不少網民擔心,上述安排可能只是過渡期權宜之計,日後不排除會被限制甚至禁止「轉出」e-CNY資金。

目前其中一個最憂心忡忡的群體,該是內地一些打算「潤」(移民)的人士,一向以來他們可借助地下錢莊、螞蟻搬家等方式,把境內人民幣資產一步步轉移到境外;倘數字人民幣加速應用,錢財生態圈轉變,很多「走資」途徑會被堵上,屆時他們的境內資產恐怕「插翼難潤」。

 

(編者按:高天佑著作《中產必須死》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