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3日
在上周,今年首季結束前,國家主席習近平密集地會見了來華訪問的西班牙、新加坡、馬來西亞領導人,在展開多邊主義合作以抗衡美國單邊主義及圍堵上,取得一定突破。但在本周假期內(周三清明節,A股及港股均休市):外圍特別是美國的不穩定因素,包括前總統侵侵(特朗普)出庭受審會否再起「騷亂」;以及台灣蔡英文5日過境洛杉磯時,會否如傳聞中與美眾院議長麥卡錫會晤,恐將引爆第4次「台海危機」,須慎防對金融市場帶來衝擊。
從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經濟在疫情放開管控後,復甦已漸入佳境及加快,特別是3月製造業PMI連續3個月處擴張區間的51.9%,這些領先指標已透視經濟全面「復常」及回暖。至於反映中小企景氣的3月財新製造業PMI亦將於今天公布(3月財新服務業PMI則於6日公布),估計或較前值51.6%略有回落,但仍處盛衰線上。而有關首季的經濟表現(包括GDP增速、零售、固投、工業增加值等數值),雖然統計局要至月中的18日才披露,但基於去年3月底起上海因疫情擴散而封城近3個月,致使去年3至5月的零售數據均出現負增長(去年3、4、5月的零售總額分別按年下降3.5%、11.1%及6.7%),令去年首季GDP增速僅4.8%(但已是全年最高增速,第二至四季增速分別只有0.4%、3.9%及2.9%),因而在按年基數較低下,今年首季經濟復甦應較預期為佳(今年首兩月零售、固投及工業增加值增速分別有3.5%、5.5%及2.4%)。
此外,今年年初時,由於憧憬內地取消疫情封控,加上美國加息快將見頂,吸引外資蜂擁重新湧入A股—北上資金首季淨買入近1860億元、且屬連續3個月淨買入,暫時金額已超越去年總額的兩倍。但各月份的淨流入額以1月最多達1413億元、2月大幅回落至93億元,幸好3月又回升至354億元,預示在歐美銀行風暴衝擊下,復甦中的A股市場再度成為資金避難所。
而被喻為聰明錢的北上資金,在全球掀起人工智能熱潮下,首季主力加倉電子、計算機和食品飲料板塊,分別為424.2億元、413.6億元及367.6億元;而昔日的基金愛股房地產、煤炭、銀行卻反而成為北上資金持股市值減少的前三大行業。預示受外圍圍堵、內地加速科技自立自強,科技股在第二季仍可發圍?同時擴內需仍是今年穩增長的最有力「神器」,特別是復常後的第一個長假(4月29日至5月3日的勞動節假期放假5天)小黃金周將至,旅遊(包括境外遊以至赴港遊)、餐飲、零售消費有望迎來報復性增長。但作為支撐消費主力的傳統燃油車銷售,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指正面臨嚴峻挑戰,因入門級消費者購買力嚴重下降。同時佔整體A股盈利「半邊天」的內銀股,因去年要讓利支持實體經濟,政策利率下行,令淨息差普遍承壓(6大國有銀行中,去年僅中國銀行的淨息差上升,其餘5家均下滑),估計一季度銀行淨息差壓力仍明顯。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恒生90輛特色的士 明免費接載市民 |
上一篇: | 拼多多疑侵犯私隱遭Google下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