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2月24日

高天佑 新聞點評

「灰色經濟」風再起時

新年度《財政預算案》摸着石頭過河,中環有口痕友笑曰,最受惠的可能是「灰色經濟」產業,例如在加煙稅、馬會上繳額外賭波稅後,不排除更多消費者轉投「私煙」、「白牌煙」、「外圍波」和「澳門波」市場。同時,有些「商界古惑友」籌謀大茶飯,擬成立大量初創公司,準備承接「投資移民」項目,還可聘用申請者兒女為僱員,提供一條龍「內循環」服務;因此,當局須用心制定審批標準,避免好像「高才通」計劃那麼「甩轆」惹笑。

《財政預算案》提出再次上調煙草稅,由每支煙1.906元增至2.506元,加幅達32%。按每包煙20支計算,煙稅總計將由38.12元加到50.12元。這意味煙民們日後每吸一支煙,過癮幾分鐘時間,便須向政府庫房進貢2.506元稅金,難怪不少人「牙痛咁聲」。

政府消息人士透露,加煙稅除可充實庫房(估計每年增加約10億元稅收),還有助促進「戒煙」,堪稱一石二鳥。

按世衞(WHO)建議,煙草稅須佔到每包煙總零售價75%以上,方可達到最佳「控煙」效果。今次加煙稅後,本港每包「正牌煙」平均售價約75元,煙草稅佔50.12元(約67%),顯示仍有進一步提升空間。

私煙禁不絕 加稅恐更旺

不過根據控煙辦資料,本港截至2021年仍有逾58萬煙民,不少屬「老煙槍」,未必會因加煙稅便戒掉這鋪癮,再且,不排除部分人會投向「正牌煙」以外市場,包括擺明犯法的「私煙」,以及存在於灰色地帶的「白牌煙」。

「私煙」乃指非法走私入境、未經課稅出售的香煙,本港海關去年在多次行動中合共檢獲逾7.5億支懷疑私煙,較2018年檢獲量(約5340萬支)激增逾10倍。某程度上,這反映隨着煙稅愈來愈高,私煙的利潤及吸引力亦同步提升,不少人鋌而走險,禁之不絕。

「白牌煙」則指一些有別於傳統熱門品牌的香煙,近年日益流行,通常在本地報攤、士多等小店(非超市、便利店)出售,還有商戶提供「網上訂貨、送貨上門」服務。其售價往往較「名牌煙」便宜近半,例如在今次加煙稅之前,便利店每包煙約售62元,報攤各款「白牌煙」卻只需32至38元,比煙稅成本(38.12元)更低,表面看來是蝕本的,非常詭異。

相較於「私煙」,販賣「白牌煙」本身不一定犯法。去年曾有傳媒向海關查詢4款常見「白牌煙」資料,海關回覆指該4個品牌皆持進口許可證,等於「攞正牌」出售,並須按規定課繳煙草稅。但有煙草業界人士表示,該些品牌主要在報攤、士多及網上出售,用現金交易,當局不容易核查真實銷量,亦會有人把「私煙」混進「白牌煙」,變相逃稅。無論如何,在今次加煙稅後,這種「灰色產業」或許更趨興旺。

馬會賠率遜 外圍或得益

同樣道理,《財政預算案》提出向馬會每年額外徵收24億元足球博彩稅,為期5年;馬會發表聲明指加稅「只會損害香港,使非法外圍及境外莊家成為唯一得益者」。

事實上,本港足球博彩稅原本已達50%,屬全球最高地區之一,這導致馬會「波盤」賠率吸引力遜色於外圍波、海外博彩網站及澳門賽馬會;今番額外徵稅後,實繳稅率料將增至65%。

值得留意,在《財政預算案》及馬會聲明裏,皆未提及馬會方面會否把額外稅款轉嫁予投注者,即進一步降低波盤賠率,屆時跟其他莊家差距進一步擴大,可能令後者成為最大贏家。根據本港《賭博條例》,任何人身在香港而向未經港府批准的境外博彩莊家落注,理論上屬違法;惟部分賭客對此未必清楚,誤以為「罰莊不罰客」,又或者心存僥幸,受「較筍」的賠率吸引而觸犯法網。

除了「私煙」和「外圍波」,部分「商界古惑友」也從《財政預算案》嗅到商機。事關港府相隔8年重推「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俗稱投資移民計劃),但強調投資額門檻將較原本的1000萬元「提升數以倍計」,投資項目不包括房地產,並會要求申請者把部分資金投向創科產業及初創公司。

然而,本港「地頭蛇」想找一個合適的初創公司投資機會都不易,何況是初來甫到、人生路不熟的外來投資者?港府會否為他們提供配對平台、篩選機制或投資指引?因此,有些「古惑友」擬搶先成立大量初創公司,號稱研發智能咖啡機、區塊鏈、ChatGPT應用之類項目,準備迎接投資移民計劃大水喉。

畢竟投資移民申請者通常側重「移民」多於「投資」,投出去的資金視作「買身份證」成本,能收回三至五成已屬划算。有人還提議,其初創公司屆時可聘用申請者的兒女為僱員,一來讓這些富二三代打發時間、執靚CV,二來透過月薪「回贈」部分投資款項,達致一條龍「內循環」生態圈。

當然,水至清則無魚,世界各地投資移民計劃皆難免在一定程度上被濫用及鑽空子(例如過去幾年為數不少的港人「投資移民」台灣,被寶島政府批為「假投資,真移民」),更重要是整體政策效益是否利大於弊。但經過「高才通」一役,港府今次宜打醒十二分精神,避免再「爆鑊」。

 

(編者按:高天佑著作《中產必須死》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