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2日
內地逐步推進復常,惟各地仍陷入「後疫情」首波高峰期,加上中經會後政策暫處過渡「真空期」,除了令A股普遍回軟,主板滬指更已連跌5個交易日,成交進一步萎縮至5747億元(人民幣.下同),預示短期調整可能未完。
今天是冬至,A股尚餘7個交易日就走完這極其震盪的一年。由於今年歷經俄烏戰爭、上海「封城」、樓市一度陷入斷供潮等,A股三大指數暫仍錄得顯著跌幅:滬指由年初3639點開局,至昨天收報3068點,累挫15.6%;深證成指及創業板指更陷入「技術性熊市」,今年來暫瀉26.5%及30.6%。
鑑於明年乃二十大開局之年,加上A股累積跌幅已大,同時內地最快在明年首季走出疫情,經濟有望復甦,市場普遍預期在各項「穩」字當頭的刺激政策加碼下(「穩」字被選為2022國內年度字詞),A股明年有望「兔」氣揚眉、「紅」兔大展(A股以紅色代表上升)。
回顧疫情3年來股市的表現,亦預示明年A股可見底反彈。2020年武漢疫情初起,之後全球大爆發,中央把赤字率提高至3.6%以上,赤字規模增加1萬億元,並發行1萬億元投疫特別國債等,令2020年經濟增長縱放緩至2.2%,但滬指、深成指和創業板指數全年仍飆13.8%、38.7%及64.9%。股市暴漲後因估值已高,翌年的2021年雖屬「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但三大指數全年僅分別再進賬4.8%、2.6%及12%。
為使經濟由下滑轉為回穩,尚有3個多月任期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周二(2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再出3招「推動經濟鞏固回穩基礎、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實現明年好的開局」,並突出做好「三穩」,即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
李克強「為應對超預期因素衝擊、推動經濟運行由下滑轉為回穩」的3招,包括:(一)確保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全面落地。(二)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和設備更新改造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符合冬季施工條件的不得停工。(三)重申支持民企提振信心、更好發展;支持平台經濟健康持續發展(去年中經會用頗多篇幅大談發展「共富經濟」,要為資本設置「紅綠燈」,但今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毫不含糊亮明態度重申支持民企及平台經濟;而至2020年平台經濟的從業者已逾8400萬人,佔就業人口比重近一成);並落實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和16條金融政策。在近期疫情高峰期下,李克強表明切實保障群眾防疫物資、用藥需求,合理進口急需品。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港燈綠能比賽 文理書院(香港)奪冠 |
上一篇: | TikTok營收減速 預告「去肥增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