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9月30日

高天佑 新聞點評

六合彩走私案的啟示

奇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海關日前破獲一宗懷疑走私案,有人涉嫌把1.6萬張六合彩「電腦飛」經水路偷運至內地轉售,總值約33萬元。須知道,六合彩本質上是一種慈善事業,每期攪珠總投注額46%將被用於繳稅及公益,剩下54%才分配予獎金,意味預期回報率「嚴重負數」;再加上走私客之成本與利潤,最終購買這些「走私飛」的人擺明「贏面」極低。況且內地早已有跟六合彩十分相似的「福利彩票」合法銷售,何解還有人買「走私飛」?這宗奇案至少可帶來四點啟示。

公信力高 內地人愛買

一、走私構成防疫漏洞

自2019年疫情爆發以來,內地與本港民間都存在一種論調,質疑對方「輸入病毒」,而在嚴格「封關」措施下,水路走私被視為一大漏洞。尤其深圳近期厲行封控抗疫,新增確診卻禁之不絕,當地不少人認為部分個案乃由走私活動造成。今次案件恰好印證「空穴來風,未必無因」,畢竟連六合彩都有人動用「大飛」偷運,其他貨品如奶粉、藥物、iPhone、勞力士等利錢相信更高。香港海關這趟破案應記一功,惟恐怕僅屬冰山一角,實在有需要加強巡查執法,以免擾亂「動態清零」大局。

二、中國「福利彩票」滯銷

中國民政部早於1987年推出「福利彩票」銷售,模式幾乎「照抄」香港六合彩,例如其主力產品「雙色球」每期抽出6個號碼再加1個特別號碼,每注2元人民幣,設有六級獎(獎金5元人民幣)至一等獎(獎金最高超過1億元人民幣),每星期逢周二、周四、周日攪珠。

然而,這種「福利彩票」銷情一直淡靜,自2018年以來每年總投注額節節下滑,由2246億元人民幣跌至去年僅1423億元人民幣。作為比較,本港700多萬人彈丸之地,馬會上年度總投注額(包括賽馬、賭波、六合彩)也有2900億港元,是14億人中國內地彩票投注額之雙倍。

內地「福利彩票」滯銷,或多或少基於公信力不足,民間一直有人懷疑攪珠「造假」,每期一等獎多由「內定人士」領獎。另一項事實是,民政部轄下福利彩票發行管理中心連續三任主管皆涉貪下馬,最新一宗是2020年被捕的王素英,因為腐敗導致7.5億元人民幣彩票費流失,被判監11年。雖然這三任主管貪腐罪狀與「攪珠造假」並無直接關係,卻難免削弱公眾對「福利彩票」的信心。

三、ICAC爛船三斤釘

相比之下,內地民間對香港六合彩的信心似乎高得多。尤其「大灣區」一帶,很多人自小透過接收本港電視台訊號,每星期觀看夏春秋、董驃等在太平紳士面前主持攪珠。況且廉政公署(ICAC)以往聲譽卓著,儘管近年發生不少爭議,但在內地人眼中「爛船三斤釘」,讓他們相信六合彩攪珠受到有效監管,不太可能「造假」。

正因如此,六合彩在內地一向有市場,當地人主要透過三種方式參與,一是有地下莊家開賭(繞過馬會私下接受投注,每期按攪珠結果派彩,等同於「賭外圍」),二是趁來港旅遊時入馬會或投注站買飛碰運氣,第三就是由掮客攜帶彩票北上銷售。只是未料到長期嚴格「封關」抗疫致令偷運成本急升,卻仍然有人走私六合彩票,可見其需求有幾高。

「互聯互通」供合法投注

四、賭博帶來情感價值

俗語云「十賭九輸」、「長賭必輸」,六合彩更是如此,這可算是全世界「抽水比率」最高的博彩活動之一,每期總投注額46%將被抽取用於繳稅及公益,剩下54%才撥作獎金。正如海關今次搜獲約1.6萬張「電腦飛」,每張投注額20港元,涉款約33萬港元,全屬9月22日攪珠彩池,結果該批彩票據報有約600張中獎,獎金約7萬港元。

換句話說,若有人斥33萬港元「一炮過」買下該批彩票,攪珠後僅可收回約7萬港元獎金,虧損多達79%。況且水貨客把彩票偷運到內地後,通常每張飛加價5至10元人民幣轉售,這意味最終購買者的預期回報率將屬「嚴重負數」,任何理性的人都不會如此「倒錢落海」,但這門生意為何仍是客源不絕?

畢竟賭博除了經濟效益,還可為參與者提供情感價值,例如百家樂玩家在「吹!吹!吹!」甩牌之際腎上腺素飆升,有助於減壓,暫時忘卻一切煩憂,這亦正是賭博令人上癮的主要因素。再者,六合彩最大賣點在於「以小博大」,讓普通打工仔每次投注20港元,便可幻想有機會中獎贏取幾千萬,為平淡、壓抑甚至絕望的日常生活帶來一點點盼望調劑,箇中感覺不能單憑賬面回報率理性計算。

「絕望之為虛妄,正如希望相同」,尤其「生意淡薄,不如賭博」,每遇經濟低迷,博彩需求反而更盛,難怪馬會上年度總投注額再創新高。當局不妨考慮把股市「互聯互通」機制延伸到六合彩以至賽馬博彩,供內地民眾經合規渠道投注,善用「一國兩制」優勢,實行「舞照跳,馬照跑,六合彩照攪」。

 

(編者按:高天佑著作《中產必須死》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