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8日
美滙指數續高企110.5區間,令離岸人民幣周三瀕臨跌破7算邊緣,最低曾見6.9969(美股開市早段報6.98,較上日再跌80點子),走資壓力仍揮之不去,北上資金連續5個交易日淨流出合共近200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昨天淨賣出33.74億元。幸好上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召開中央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時,通過了《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的意見》,半導體被視為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性產業,刺激半導體概念股爆升,帶動全線A股先低後回穩,創業板指數更急彈1.19%。
雖然主流分析認為人仔大概率「破七」,卻不具備長期貶值基礎;不過短期衝擊震盪已陸續浮現。外滙管理局昨天公布,截至8月底外滙儲備規模為30549億美元,較7月末下降492億美元,外管局解釋外儲減少主因在於美滙指數上漲,滙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所致。若回顧2021年12月底,外儲規模為32502億美元,換言之,今年前8個月,外儲賬面累計大幅減少1953億美元,相信主因之一與美滙指數今年來一直高歌猛進至衝破110關、今年累積升值逾14%有關。
人仔偏弱(相對日圓昨天一度跌至144.94的24年新低,人仔自8月中旬以來兌美元雖急速貶值約3.3%,但仍較整體亞洲貨幣為強),理論上有利出口,但隨着外圍面臨滯脹或衰退風險,海關總署昨天公布8月進出口外貿增速已露疲態。按美元計價,8月進出口總值5504.5億美元,按年僅增4.1%;其中出口佔3149.2億美元,升7.1%(由7月增幅18%按年增速回落10.9個百分點);進口2355.3億美元,微升0.3%(按年增速較7月的2.3%回落2個百分點)。
首8個月原油、天然氣、煤炭進口分別為3.3億噸、7100萬噸及1.68億噸,按年減少4.7%、10.2%及14.9%,反映工業生產的復甦力度仍不足。更甚是由於全球大宗商品漲價,令進口均價成本每噸分別是4792.1元、3882.2元及1021.3元,按年大漲56.8%、61.6%及81.2%,對下游企業的生產成本構成沉重壓力;若再疊加人仔貶值偏弱,就更百上加斤。
幸好在內房銷售仍處低位掙扎之際,乘聯會昨天公布初步統計,8月乘用車零售187.9萬輛,按年大增29%,刺激A股汽車產業鏈概念昨天大升,其中安凱客車(000868.SZ)等8隻相關個股漲停,安凱客車更在近4個交易日累積大漲逾34%。
此外,房地產在7、8月銷情雖未見明顯好轉,但踏入中秋、國慶節前夕的「金九銀十」傳統旺季,20強房企中已有12家率先降價促銷,減價幅度達10%至21%不等,甚至有送家電等優惠,目標是「以價換量」,希望加快去庫存及回籠資金,確保現金流平衡。假若內房銷情回暖,對第三季經濟穩增長亦意義深遠。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滙豐慈善基金夥長春社推綠康巴 |
上一篇: | 龍光提議重組逾60億美元離岸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