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0日
香港運輸物流學會聯同香港恒生大學全球供應鏈政策研究所及立法會議員易志明,昨日發表北部都會區及屯門西物流用地的調查。結果顯示,77%受訪物流業界人士認為香港物流用地供應不足,76%人表示政府對業界的支援不足,業界期望棕地的物流業務可無縫交接轉型到多層物流倉庫營運;最多受訪者認為北部都會區及屯門西最需要的物流設施是物流園,其次是多層物流倉庫。
逾七成受訪者怨支援少
易志明稱,物流用地不足問題存在已久,過去政府承諾提供100.5公頃土地作物流業發展,但目前為止,計及仍在招標的葵涌地塊,亦只能共提供約21.2公頃,相當於僅約兩成,近年棕地收回作住宅用途明顯增加,令物流業界面對用地供應不足的問題進一步惡化。
早前《財政預算案》透露,初步傾向在洪水橋興建多層物流倉庫,易志明指出,洪水橋的選址建議合適,因接近深港西部通道,可與內地連接,惟該項目仍在招收棕地,要落實需時數年。他又說,政府未有為在棕地營運的業界提出無縫交接的支援,該類營運公司遷離棕地後並沒有替代土地,等同結業,建議應為這些中小企提供可行及具保障的安排。
是次調查訪問200位物流業界的主要持份者。根據調查結果,業界認為,北部都會區及屯門西發展物流營運地點方面,最重要的考慮因素是地點應靠近港口和綜合物流基礎配套設施,其次是靠近內地邊境、充足勞動力供應,以及可承擔的倉庫租金及合理的土地租約條款。
重型機械須露天存放
報告建議,政府在發展物流用地時,應考慮業界從棕地的物流業務可無縫交接到多層物流倉庫,並為多層物流倉庫所無法容納的貨物提供土地以露天操作。易志明解釋,部分貨物並不適合由多層物流倉庫處理,例如超大型的重型機械、用於建屋的預製混凝土組件,以及大型鋼材等,都須於露天倉庫處理,期盼政府對這些情況進行研究。
另外,報告亦建議新發展的物流設施應設有可負擔的租賃政策,多層物流倉庫的可負擔租金應低於每方呎10元至15元,並引入保障中小企營運的特別條款,用地租期應最少有7年;亦期望可做到原區就業,並引入其他支援行業及設施,例如餐飲業、油站及銀行等。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保協成立總監會 盼年內招收500人 |
上一篇: | 按證公司去年轉賺8.3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