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5月9日

高天佑 新聞點評

一招解決通脹危機

美國通脹超標備受關注,聯儲局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預計通脹率到年底仍將高達4%,較當局的2%目標超出一倍,意味減息、縮表等招數陸續有來,難免令投資市場飽受震盪。然而,諾貝爾獎經濟學家羅默(Paul Romer)日前獻計,讓聯儲局一招化解通脹危機,就是把通脹目標由2%提升至4%,毋須多費氣力便可順利達標。如此「搬龍門」貌似「阿Q精神」,但聯儲局長期以來並無明確參考通脹水平,直至2012年才首次訂於2%,此數字未怎麼經過嚴格科學論證,隨着「逆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時代來臨,被部分人視為不合時宜。

諾獎得主教路 定4%目標

Paul Romer上周接受彭博電視台訪問時表示,聯儲局根本沒理由一定要堅守「2%通脹目標」,有人建議可以提升至3%或4%,惟有人擔心一旦「鬆綁」,日後可能逐步提高到6%至9%。他認為聯儲局應把通脹目標定為「穩定的4%」(a stable four percent),比起現時的2%目標,將會更有利於經濟發展及物價平穩。

電視訪問時間短短數分鐘,Paul Romer在節目中並無詳細解釋其建議聯儲局修訂目標的理據。不過,他在2018年憑「內生增長理論」(Endogenous Growth Theory)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該理論強調經濟增長主要由人力資本、教育、創新等內部因素帶動,政府角色應該是因時制宜,盡力促使這些因素達致最佳發揮。因此Paul Romer直言,當時代及形勢演變,政府不宜一味死守某些硬指標導致窒礙經濟發展,否則便屬本末倒置。

事實上,聯儲局自1913年創立,向來都沒有明文設定通脹目標。就像於八十年代憑「抗擊通脹」聞名的時任聯儲局主席伏爾克(Paul Volcker),在位期間儘管辣手加息以防物價失控,卻從未矢言要把通脹率控制於某個水平。伏爾克任內,美國通脹率由1980年最高達到14.8%,到八十年代末葉徘徊於3%至5%之間,絕大部分人覺得他已經成功降伏通脹惡龍。

及至2012年,時任聯儲局主席貝南奇首次把「2%通脹率目標」寫入官方政策框架,該框架訂明每當通脹率超過2%水平,FOMC便應調高聯邦基金利率以抑制物價。在新冠疫情爆發後的2020年8月份,正在大力「放水」救市的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宣布微調上述框架,把靜態的通脹目標鬆綁為「長期平均通脹目標」(average inflation target of 2% over the long-run),這意味即使通脹率短暫高於2%,聯儲局不一定需要「條件反射式」動手加息,更應關注物價長線走勢展望。

不過整體而言,從「短期靜態」到「長遠動態」,聯儲局皆把通脹目標設定於2%。即便在上周加息半厘之後,FOMC估計今年底通脹率仍將高達4%,反映「長期平均通脹率」顯著高於當局目標,因此聯儲局需要進一步出手加息、縮表,務求把通脹率拉回目標水平,哪管這可能導致經濟衰退。

2%來自感覺 欠科學理據

問題在於,通脹目標為什麼一定是2%?為何不是1.5%或3%?背後有什麼科學理論?據經濟學者考證,這個數字最初由紐西蘭時任財長Roger Douglas在1988年一個電視訪問中提出,該國央行隨後將之列為官方政策,然後加拿大和英國央行相繼「跟風」,逐漸成為金融政策領域的約定俗成慣例。但連Roger Douglas亦坦言該目標主要來自「感覺」,沒方程式計算。伏爾克曾於2018年撰文,質疑2%通脹率作為硬性政策指標缺乏合理性。

一般而言,經濟學家普遍認同「一點點通脹」對經濟最為有利,既可鼓勵人們消費和投資,並有利於促進名義工資增長及名義利潤提升,為經濟運作齒輪帶來潤滑作用,創造良性循環。問題是「一點點」應該是多少,其實很難有永恒不變的最佳答案。

自八十年代起,全球化(globalization)及科技革命如火如荼,尤其中國「世界工廠」幾億人勞動力投入生產,令發達經濟體物價受到抑制,高通脹不再是難題,美國、英國、日本等不少國家甚至為「抗通縮」而頭痛。在此背景下,2%通脹率目標似乎相當合適,各國央行毋須太大動作干預便可達標。

然而自2018年中美經貿爭端浮現,以及2019年新冠疫情爆發,「逆全球化」似成大勢所趨,各國企業配置供應鏈不再只看成本和效率,日益重視地緣政治安全性。這意味全球化分工對物價帶來的抑制作用可能已經見頂,長期穩定的超低通脹環境恐怕難以復見,2%通脹率目標或已不合時宜。

就如美國現況,聯儲局須大刀闊斧才有機會把通脹率壓回2%水平,卻很可能造成經濟衰退,屆時又要反過來大力放水,致使物價及經濟形勢反覆大起大跌,倒不如像Paul Romer建議般把目標上調至4%,又或者設定為3%至5%區間,減少央行干預力度及頻率,長遠可望更穩定。但正所謂「一件污,兩件穢」,聯儲局若真的調整通脹率目標,其公信力勢必受損,令市場持份者擔心遲早又再「搬龍門」,削弱該局引導市場預期的能力,可謂左右為難。

 

(編者按:高天佑著作《中產必須死》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