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2月7日

訪問

港大:長期嚴格防疫礙港優勢
無法與國際通行 不利流動性吸人才

有意見指香港防疫政策嚴格,對國際金融從業員的吸引力下降。香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蔡洪濱接受本報訪問時不諱言,若果嚴格的防疫政策長期持續,會對香港非常不利。他表示,倘今年夏天之前情況仍未改善,當世界其他地區不太在意疫情,而香港還無法恢復與國際的正常通行,香港的相對位置將會非常困難。

蔡洪濱指出,大家被困在香港,無法到其他地方,對所有人來說都是挑戰。「剛剛開始看到曙光,但又被另一波疫情打下去」,相信很多人都很沮喪;尤其金融人才在工作、家庭和生活方面,更需要流動性(mobility)。以前這是香港的優勢,現時在疫情下卻變成了弱點。他認為,這個「非常尷尬的位置」不能拖太久,並指每一個人皆有臨界點(threshold)。「如果人們可以從其他地方去任何地方,但在香港則無處可去,這種反差就會變得加倍困難,這樣長期狀態對香港非常不利。」特區政府須重視此問題,處理好疫情控制以及提供正常工作生活環境的平衡。

須共同努力控制傳播風險

他續說,港府這兩年的政策措施顯然談不上完美,但社會也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同心抗疫。從公共衞生層面而論,經濟學上的界外效應(externality)會放大,即每個人的行為皆會影響彼此。他舉例,某人到餐廳用膳,或會導致全港「封城」3個月;若只有一半人打疫苗,另一半人不接種,公眾醫療系統依然有崩潰風險。因此,整個社會要控制疫情,始終靠共同努力。

此外,香港在綠色金融、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的新領域均面對人才短缺問題。蔡洪濱表示,感受到近年市場在相關領域的人才需求持續增加,因應需要,學院努力為香港培養更多人才,惟人才培養時間有一定滯後。港大在近兩年開設金融科技學士及碩士課程,5年前亦推出商業分析的碩士課程,訓練學生人工智能、數據科學等技巧,深受學生和僱主歡迎,報讀人數大大超過學額,不過,相關課程規模不大,主要瓶頸是沒有足夠多數量技術背景強的學生報名。

他解釋,香港整體高中生STEM(科學、科技、工程、數學)訓練不足,而金融科技的訓練需要學生具備足夠強的背景,尤其是電腦科學、數學、統計學方面的基本技能。若有更多相關技術背景強的學生,學院可把課程學額數目增倍,並不存在資源限制。蔡洪濱相信,若香港加強高中的STEM訓練,配合大學課程,將來可以填補人才需求的缺口。

剛過二十周年的港大經管學院,去年在UTD研究排名亞洲第一,全球排名22位,而「金融學研究」更晉身全球前五名。

金融課程加強培育 收生理想

蔡洪濱形容,這是非常難得的成績,學院更高目標是成為亞洲的「哈佛商學院」。他直言,過去4年,學院吸引近80位來自全球的優秀學者,大大提升師資實力,並計劃未來4年增聘60至70位國際學者,目標於2026年增至170位。他說,疫情下國際學生數量有所減少,但整體收生情況愈來愈好。去年本科課程香港報名人數顯著上升,內地學生申請數量比前年多一倍。

展望未來,蔡洪濱期望提升學院在社會和商界的影響力,鼓勵老師多作政策研究,與業界結合,解決實際問題。

採訪、撰文:王舒婷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