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12月23日

2021大事回顧──監管篇

內地監管風暴 震撼資本市場

網企反壟斷 阿里重罰182億

自阿里巴巴(09988)旗下螞蟻集團2020年11月擱置上市後,席捲中國互聯網行業的監管風暴持續逾一年,政府重拳整治平台企業。阿里巴巴、美團(03690)先後因「二選一」壟斷行為,遭市場監管總局立案調查,阿里最終被重罰182億元人民幣,為內地歷來最高反壟斷罰單。

內地官方一再強調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除了阿里和美團,騰訊(00700)、京東(09618)、百度(09888)等均有違反監管規定,被處以罰款。騰訊音樂的獨家版權時代告終,市場監管總局在2021年7月責令騰訊解除網絡音樂獨家版權,降低市場進入壁壘。此外,由騰訊推動的兩大遊戲直播平台虎牙和鬥魚合併,亦被市監總局否決。

平台企業開始「拆牆」,互聯互通逐步推進,政府施壓下,騰訊宣布旗下微信開放外部鏈接訪問功能,阿里旗下餓了麼、優酷等應用已經接入微信支付。

科企業績受壓,騰訊第三季經調整盈利跌2%,為十年最差;阿里更在消費疲軟疊加投資加速下,上個財政季度經調整利潤倒退39%,遠遜預期;美團亦連蝕4季。(新聞熱度:42.1%)

 

 

螞蟻遭約談 落實五大整改

阿里巴巴(09988)旗下螞蟻的整改行動,在世紀IPO擱置後隨即展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管局等部門2021年4月再次約談螞蟻,要求年內逐步落實五大整改方案,包括回歸支付服務本業、依法持牌合規經營個人徵信業務、設立金融控股公司、完善公司治理及依法合規開展證券基金業務。螞蟻手握最具價值的逾10億消費者數據庫,將成立新個人信用評分公司「錢塘徵信」,由螞蟻、浙江省旅遊投資集團各持股35%,11月底向人行遞交申請。

螞蟻整改持續,阿里則負面消息不斷,8月爆出女員工出差時被迫陪客飲酒,涉嫌酒後遭男同事及客戶侵犯,官媒狠批「不僅要把權力關進籠子裏,更要把資本關進籠子裏。」阿里主席張勇公布涉事男員工被革職、永不錄用,兩名高層引咎辭職、一名記過處分,其後集團建立反性騷擾的機制。(新聞熱度:40.5%)

 

 

滴滴美退市 中國阻數據出境

內地召車平台滴滴出行2021年6月30日低調登陸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兩日後內地網信辦旋即宣布對其啟動網絡安全審查,期間禁止新用戶註冊,滴滴出行應用程式更於7月4日遭下架,震撼投資市場。有指滴滴無視監管機構對數據安全的憂慮,堅持赴美掛牌,引發一連串監管行動。滴滴掛牌半年,股價累瀉約五成,公司終在12月初決定從美國退市,並籌備在港上市。

滴滴事件引發中國監管部門關注數據出境問題,網信辦10月底發布意見稿,符合5種情形的數據處理者,須申報數據出境安全評估。

此外,數據處理者在境外上市亦需審批,11月出台的文件首次明確提到,數據企業赴港上市、並有機會影響國家安全者,均須申報網絡安全審查。市傳內地正制定VIE(可變利益實體)負面清單,嚴格限制外國資金透過VIE投資下一代屬敏感行業的科技公司,但預期不會影響現有VIE架構的企業。新聞熱度(3.8%)

 

 

科網巨企創辦人紛退下

中國政府重拳整頓科網企業,不少科企老闆及創辦人紛紛辭去要職,退居幕後,與公司的日常營運保持距離。2021年5月,抖音母企字節跳動的創始人張一鳴卸任首席執行官,將專注公司的長期戰略;至11月,張一鳴再把董事長職位讓給聯合創始人之一的梁汝波。

京東(09618)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進一步淡出日常業務管理,零售首席執行官徐雷獲晉升為集團總裁,劉強東將投入更多時間於長期戰略、年輕人才培養和鄉村振興事業。上市不足一年的快手(01024)10月宣布,創辦人之一的宿華不再擔任首席執行官,由首席產品官程一笑接任。拼多多創辦人黃崢也於3月退下火線。

至於2019年已退休的阿里巴巴(09988)創辦人馬雲【圖】,低調行事近一年,2021年10月傳出他現身香港,探訪商界夥伴,其後轉往西班牙及荷蘭考察。(新聞熱度:3.1%)

 

 

騰訊遭大股東減持套逾千億

事隔3年,騰訊(00700)大股東南非傳媒集團Naspers於2021年4月、即禁售期剛完結便出手減持,旗下Prosus沽售1.92億股或2%騰訊股份,配售價595元,較當時市價折讓5.5%,套現1142億元。Prosus承諾至少3年不會再減持。

事實上,Naspers受股東施壓已久,要求沽售騰訊釋放價值,收窄自身公司市值與持有騰訊股份價值的差距。原本Naspers分拆Prosus上市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結果未能如願。

Naspers分別在2018年和今年沽貨,兩段時間正值騰訊面臨監管風險,2018年騰訊自高位最多累插近五成,今年騰訊則由年初高位滑落40%,騰訊最新股價報443元。

騰訊為主要股東的美團(03690)在2021年4月,亦透過配股兼發行可換股債券(CB),集資779億元,公司表明,資金將大力投入科技創新,包括無人車、無人機配送等前沿技術領域的研發,以及一般企業用途。(新聞熱度:2.8%)

 

 

跨境互網券商 內地吸客炒股非法

互聯網券商勢成監管部門下一個整頓對象,2021年10月中,官媒接連撰文,質疑跨境互聯網券商在內地公民個人訊息出境問題上的合規性;又指中證監除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與「滬深港通」機制外,從未批准任何境內外機構提供「跨境炒股」服務,中證監將完善相關規則。10月底,人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於一個論壇上為跨境互聯網券商定性,稱其在中國境內「無照駕駛」,屬「非法金融活動」。

官方言論觸發中概券商股富途和老虎證券等美國股價急瀉,兩企由10月至今已累挫49%及19%。上周路透引述消息人士報道,因對數據安全及資本外流的憂慮,中國監管機構計劃禁止互聯網券商向內地客戶提供離岸交易服務,料有關公司數月內將收到禁令通知。(新聞熱度:2.3%)

 

 

中概股陷除牌危機 外資急撤

中概股年內遭受內外夾擊,美國收緊審計要求令退市風險升溫,國內又面臨一系列監管行動,追蹤美國上市中概股的金龍中國指數今年已累挫43%,不少知名基金損手,甚至沽清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如投資滴滴的軟銀,旗下願景基金上個財政季度錄得103億美元投資損失,軟銀創辦人孫正義8月時稱,會對中國投資採取觀望態度,待監管政策明朗化後才恢復投資,估計過程需時兩年。

新加坡政府基金淡馬錫在第三季清倉好未來、新東方等教育股,並減持阿里巴巴(09988)等;高瓴資本則全數沽出新東方及滴滴。

面對監管環境急劇轉變,華爾街部分投資者更高唱中概股「不可投資」(uninvestable),金融大鱷索羅斯曾批評貝萊德投資中國,對客戶資金和美國安全利益構成風險,是「悲劇性的錯誤」。8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根斯勒公開表達對中資公司VIE(可變利益實體)架構的憂慮,認為美國投資者可能並不知道自己投資的是「空殼公司」,要求發行人作出更多披露。(新聞熱度:1.5%)

 

 

教育股「雙減」 市值失萬億

2021年7月,內地出台教育「雙減」政策(即減輕學生作業負擔、校外培訓負擔),規定課外學科輔導必須轉為非營利性質,嚴禁資本化運作,並禁止在周日和假期上課,以降低家庭的教育成本。「雙減」政策對學科類校外培訓行業造成毀滅性打擊,萬億市值的教育板塊一夕間崩盤,多間海外上市的中國教培公司,股價由年初高位暴瀉逾90%。隨後公司紛紛表態將嚴格落實「雙減」工作,或被迫停業,甚至急謀轉型。

行業龍頭好未來和新東方,相繼宣布於2021年底停止內地義務教育階段的校外教培服務。好未來表示,將發揮教研及科研優勢,積極拓展科技服務和教育等業務。

新東方創始人兼董事長俞敏洪在11月的一個直播中指出,擬成立一個大型農業平台,與幾百位教師通過直播帶貨,幫助農產品銷售。(新聞熱度:1.5%) 

 

 

虛幣全封殺 挖礦絕跡中國

內地2021年連番出手封殺虛擬貨幣,先是5月國務院提出要整治虛擬貨幣「挖礦」活動,不允許虛擬貨幣「挖礦」項目以任何名義參與電力市場,已進入的須在限期內退出,並把「挖礦」列為淘汰類產業。直至6月,人民銀行約談銀行及支付機構,禁止金融機構為虛幣活動提供各項賬戶及清算服務,圖截斷其交易資金鏈。

人行等10部門9月公布《關於進一步防範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進一步表明,所有加密貨幣相關交易都屬非法金融活動,即使是境外虛幣交易所,通過互聯網向境內居民提供服務,同屬非法,明知屬虛幣業務仍為其提供服務的個人和企業,將會被追究責任。自此,虛幣活動在國內幾乎全面禁絕,內地最大虛擬貨幣交易所營運商火幣停止中國新用戶註冊。(新聞熱度:1.4%)

 

 

未成年人打機規管升級

內地官方嚴控未成年人「打機」,遊戲時長及消費限制逐步升級,除了6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對實名制等作出規定外,國家新聞出版署出台規定,要求網絡遊戲公司只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的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務,意味青少年每周最多只可打機3小時。

新華社旗下《經濟參考報》一度發文批評電子遊戲是「精神鴉片」,令市場憂慮網遊業再陷版號冰封困境,惟其後官媒刪除「精神鴉片」說法。不過,為配合未成年人防沉迷措施升級,內地官方已暫緩遊戲版號發放。

網信辦嚴查直播、短視頻平台涉及未成年人問題,嚴禁16歲以下未成年人出鏡直播,打擊「炫富拜金」及「奢靡享樂」等現象。網約車司機、外賣騎手等新業態勞工權益引起社會關注,8部門聯合發文,促網約車平台設定合理的抽成比例上限,美團(03690)等外賣平台表明將提高外賣騎手保障。(新聞熱度:1.1%)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