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6月1日

車品覺 全民大數據

澳門分區防疫值得借鑑

古語有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在北京約了澳門科技基金會的老朋友陳允熙主席敍舊,「大鄉里出城」的筆者提到香港這麼細的地方,可以像內地的城市那樣仔細分區處理疫情嗎?陳主席徐徐喝了一口從澳門帶來的葡萄牙紅酒,笑了一聲道:「澳門已經做到31個分區。而且已經成功與內地綠色健康碼機制聯動。」

其中有兩件事值得分享:

一、澳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指出,分區分級防控的原則是如果出現零星病例或小規模疫情時,不會貿然把全澳列為中風險地區而觸發「熔斷機制」。為避免所有澳門居民不能進入內地,澳門根據中期人口普查時所界定的25個分區,然後再把人口較多的區域或者較偏遠的地區,再分成兩個區而得出31區分級防控。具體要如何管控,會分析每個個案及爆發規模作出處理。目的是希望把受影響的人群減至最少,但同時要保障公眾安全。

二、為了及時識別及分隔受影響區域內的人士,以便迅速開展分區分級精準防疫的工作,市民需要在澳門健康碼系統上補充登記「在澳常居地點」這一欄;如不在澳門居住,則填上「在澳經常活動地點」,以及遊客預定在澳門旅程中經常逗留的地點。填寫的資料毋須具體到某一個單位,而是所居住的大廈名稱即可,當疫情結束後,這些資料都會被銷毀。為了不影響分區分級精準防疫工作,健康碼資料必須如實填報,若發現誤報,導致疫情擴散,則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相關的罰則懲治。

雖然技術上從手機所收集的位置訊息,已經可以知道人群的流動資訊,但市民所申報慣常居所,對改善數據精確度起了很大作用。例如我有使用兩部手機的習慣,其中公司手機白天較為活躍,另外一部則常閒置家中。

事實上,大多數人都會活躍於多個區域,這些區域的劃分,應該和前面所收集的補充資料數據有密切關係。澳門在分區疫情管理的方式,首先以內地的標準為基礎,然後作出因地制宜的改動是值得借鑑。因此跨境的人口流通,在未來需要有一個更緊密的大數據合作方案,也是對緊密結合的新經濟體迎來重大考驗。

車品覺_紅杉資本中國專家合夥人、阿里巴巴商學院特聘教授暨學術委員會委員

 


(編者按:車品覺著作《覺悟.大數據》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