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4月12日

畢馬威倡港銀行整合客戶大數據

畢馬威就亞太區數碼財富管理發展概況發表報告,新加坡壓倒香港居首位,香港排第二。報告指出,香港金融機構在客戶財務規劃和分析的數碼化能力,被新加坡大幅拋離。畢馬威中國財富及個人銀行與營運合夥人楊千湄【圖】稱,香港的傳統銀行並未善用所擁有的客戶數據,銀行須打破內部體制規限,把客戶不同的數據整合為大數據並加以應用。

數碼財富管理發展遜星洲

楊千湄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目前低息環境持續,能帶來手續費收入的財富管理業務,會是銀行重要的收入來源。但前提是銀行能夠控制成本,因傳統客戶經理的成本高,從而推動大型銀行加速把財富管理業務數碼化。目前,本港銀行在推動財富管理業務數碼化進程上屬於起步階段。

現時亞太區已有約1500萬名高淨值人士,此數目預期將在2024年前再上升39%,增長速度領先全球。該報告比較亞太區8個市場,在數碼財富管理發展概況,排名依次為新加坡、香港、中國內地、印度、澳洲、馬來西亞、印尼和越南。

報告指出,新加坡銀行在客戶財務規劃和分析應用數碼化的程度達91%,遠高於香港銀行僅20%。在以數碼化產品促進客戶互動方面,香港也明顯落後。不過,香港在開戶和投資組合結單數碼化程度達100%。

楊千湄提到,新加坡是亞太區財富管理和私人銀行中心,超高淨值人士(ultra high net-worth)人口增長快,他們熟悉數碼科技,驅使對數碼化財富管理工具有更大需求。而且,家族辦公室在新加坡盛行,提供家族財富承傳解決方案,都是新加坡領先區內其他市場的優勢。

至於香港銀行要推動理財業務數碼化,楊千湄認為,關鍵是銀行須把現有客戶零散的數據整合為大數據,期間須要克服內部架構,「把不同部門的數據整合在一齊」,配合其流動理財應用程式。她說,不少銀行都已有相關項目進行以整合客戶數據,但直言過程相對緩慢。

籲持開放態度 聯手金融科企

報告發現,客戶期望的數碼財富管理服務,包括提供個人化的投資建議,各類的投資產品買賣和市場資訊等。楊千湄指出,比起虛擬銀行和金融科技公司,傳統銀行擁有大量客戶數據,且有多年的品牌歷史,是其發展數碼財富管理業務的優勢。但她呼籲,傳統銀行需要採取開放的態度,嘗試與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推動數碼化。

採訪、撰文:葉盛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