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12月31日

財經專題

晶片短缺牽連廣 智能車廠芯荒慌
科企爭食 需求日增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不利因素夾擊,2020年晶(芯)片供應嚴重短缺,波及一系列電子產品,甚至蔓延至汽車業,其中以中國汽車產業深受打擊,最壞情況下隨時面臨生產中斷。業界預期,晶片缺貨最少會持續至明年首季。綜合市場分析,雖然這次供不應求的影響暫時可控,惟隨着智能汽車興起,以及愈來愈多車廠及科技巨頭加入造車,汽車晶片的重要性及需求與日俱增,一旦缺貨潮未能緩解,高檔車廠及被稱為「新造車勢力」的新能源或智能汽車生產商將首當其衝。

每年第四季至翌年春節前,均為內地傳統汽車銷售旺季,期內晶片供應相對緊絀,惟今年情況似乎更嚴峻,先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包括晶片代工廠在內的海外汽車零部件工廠停工停產,後有日本半導體廠旭化成晶圓廠於10月發生火災,加上歐洲半導體工廠罷工,令車用晶片進一步短缺,汽車模組生產受阻。

南北大眾缺貨 局部停產

今次短缺的「主角」,主要是汽車模組車身穩定系統(ESP)及電子控制單元(ECU),ESP可以透過電腦修正駕駛防止跣胎;ECU則類似汽車「大腦」,藉着各類感應器來計算車輛的行駛情況,一般汽車有數十個ECU,高檔車甚至有上百個,管理不同功能。

德國車廠福士(Volkswagen,又名大眾汽車)於12月初最先傳出因晶片供應不足,旗下「南北大眾」(即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兩間合資公司暫停部分汽車生產,亦有傳內地車廠的部分車型須停產。

福士中國後來回應稱,疫情影響部分晶片供應,而內地車市復甦同時推動需求,令短缺問題加劇,部分汽車生產面臨中斷風險,但強調情況未如傳聞中嚴重,正尋求解決辦法,交付並無受到影響。

吉利汽車(00175)回覆本報查詢時指出,內地汽車的ESP、ECU供應商主要來自德國博世(Bosch)及德國大陸集團(Continental),兩間公司會透過採購晶片再組裝成相關模組,並向車企供應,然而全球晶片面臨缺貨,故兩間公司均面對生產困難,由於德系車企較依賴這兩間供應商,將最受影響。

此外,吉利稱汽車所需的部分半導體與手機行業重疊,意味今次手機晶片廠亦需與車載晶片廠搶貨,預計晶片短缺仍會持續一段時間,具體則視乎全球疫情發展。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汽協)副秘書長兼行業發展部部長李邵華早前表示,晶片供應不足確實存在,但未如部分報道般嚴重,料部分企業的生產於明年首季受到較大衝擊,但明年全年而言,晶片短缺的問題不大。

大和資本中國及香港汽車、交通及工業研究主管劉偉健接受本報訪問時透露,暫時未聽聞有其他車企受重大影響,認為今次短缺主要是季節性因素──汽車傳統旺季,「新車的晶片需求是較以往高了,近一至兩年都出現短缺,只是今年特別多人關注」,而且經銷商亦反映,目前大概有兩個月庫存,意味消費者未必會感受到短缺。

劉偉健坦言,車企「供應會緊張,但未至於不能出貨」,預計一些中高檔車會較受影響,因為功能多一些,意味需要較多晶片;主打汽車功能的「新造車勢力」亦會較受牽連,但兩者銷量都較小。他預料,明年新年過後,晶片供需會逐漸回復正常。

移動互聯智能駕駛新趨勢

目前內地豪華車滲透率約13.8%,而新能源或智能汽車生產商今年首11個月的交付量介乎2萬至3.7萬輛,相對於內地每年逾2000萬輛的銷量而言,佔比不算太大,但值得留意的是,多間車企亦朝着智能汽車方向發展,意味未來晶片需求將有增無減。劉偉健直言,「消費者會比較,一家有的,另一家都要裝備,而且有特別的東西,消費者才會感興趣。」

吉利則表示,「汽車未來幾年發展的主流方向歸納為三點:新能源、智能駕駛和移動互聯,而所有的發展,都離不開晶片的支持,按重要性來說,不亞於晶片之於智能手機。」

系列報道二之二

採訪、撰文:張浚浩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