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11月3日

高天佑 新聞點評

特朗普連任對中國更有利

今屆美國大選算得上是近百年來最舉世關注的一次,例如早前一項YouGov亞太區民調顯示,台灣是唯一「撐特朗普」民意高於「撐拜登」民意的地區。香港雖然仍是「登粉」(42%)多於「侵粉」(36%),但在社運陣營也掀起「內訌」。美國大選在亞太區這麼矚目,主因現任總統特朗普對中國施以強硬政策,他連任與否,勢必左右區內格局。惟美國現今對華政策框架實際上由前總統奧巴馬在任期最後兩年肇基,特朗普則起到「加速」作用,這個大方向現在若由拜登接力,恐怕會令中國更加頭痛。

對中國轉硬 奧巴馬後期肇基

特朗普的作風令人感覺他是對華強硬政策的「始作俑者」,至於其前任奧巴馬及時任副總統拜登,則遭描繪為對華軟弱鴿派。這種看法不全準確,事關奧巴馬及拜登在任長達8年,由2009年至2017年,期內對華立場不但有所變化,更呈現了重大逆轉,分水嶺在2015年。

簡而言之,奧巴馬在執政初期,確實承襲了由卡特總統創始,經過克林頓和小布殊加強的「接觸交往」(engagement)對華政策方針,當時背景是2008年北京奧運及環球金融海嘯之後,中美堪稱水乳交融,被視為「中美利加」(Chimerica)利益共同體。

不過隨着中國國力進一步崛起,不但GDP總量「超日趕美」,在WTO、WHO、5G等國際體系也開始威脅美國主導權,再加上「一帶一路」(2014年)、「中國製造2025」(2015年)等大計充分展現「野心」,引起華府朝野警惕,逐漸形成把中國視作頭號戰略對手(取代俄羅斯)的共識。

在這股思潮影響下,奧巴馬自2015年起對華立場明顯轉向,大力推動「重返亞太」、《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等戰略,意圖圍堵、排擠及壓制中國。尤其TPP有別於一般經貿協定,由意識形態和政治議題掛帥,要求成員國在民主、自由、人權、開放等方面必須達致高水準,反映美國汲取了以往跟中國「只談生意」的教訓,擬打造WTO 2.0, 迫使中國融入西方意識形態,否則生意也不傾。

然而,美國與中國的engagement接近40年,在政商界都交織出龐大既得利益群體,此慣性不易撼動,貿然切割必定傷筋動骨,特別是在表面上承平時期,朝野很難有「長痛不如短痛」之巨大決心。從美國國家利益角度看,戰略轉向之落實倘拖拉多幾年,讓中國的「一帶一路」、「中國製造2025」修成正果,在WTO、WHO、5G等體系和技術也穩執主導權,屆時追悔恐已太遲。

恰在此時,特朗普爆冷當選入主白宮,起初以商人心態掛帥,主打經貿政策,作勢跟中國打貿易戰,只不過想在關稅、農產品銷售等方面刮些着數。可是中美經貿談判一波三折,影響日益擴大,及後爆發香港風波和新冠疫情,令特朗普的頭號國策由「經濟牌」轉為「中國牌」。某程度上,特朗普誤打誤撞,成為美國對華政策轉向的「加速師」,變相讓美國抓住了跟中國翻臉的最後戰略窗口期。

在奧巴馬肇基、特朗普加速之後,美國對華戰略框架已很難再有根本變化,今次大選不論特朗普連任抑或拜登上台,都只會沿着這個方向推進,差別在於執行手法和步伐而已。

相對來說,特朗普倘順利連任,一方面美國內部撕裂料將持續甚至惡化,同時在國際上會繼續擺出「退群」姿態(擬退出WTO、WHO,又在歐洲和亞洲跟盟友打貿易戰)。屆時美國內部混亂、外部孤立,就算有決心跟中國「隻揪」,恐也如一個自身虛弱的巨人,戰鬥力大減。面對這樣的美國,中國短期內可能迎來更大衝擊,長遠卻不排除利大於弊。

拜登倘執政 制華戰略更堅定

相反,假若拜登上台,相信能在一定程度上重整美國內外秩序,這位78歲長者將主要扮演民主黨精神領袖角色,具體國策制定及執行則倚重前副國務卿布林肯、前國安顧問蘇珊賴斯、星級參議員(拜登初選對手)沃倫等黨內悍將(其國務卿人選值得關注)。在對華戰略大方向不變前提下,由拜登政府執行此一方向或許更加有效。尤其民主黨在傳統上比共和黨更着重意識形態價值(相較於經貿利益),意味着有可能願意為對華戰略付出更大代價。

一般認為,拜登若當選執政,中美衝突短期內有望稍為降溫,例如美國不再硬推「急性脫鈎」以及在南海、台海肆意挑釁,同時很大機會與北京政府重啟對話;但其圍堵、排擠、壓制中國之長遠戰略方向勢將更堅定和穩定,就像中國俗語所謂「慢慢來,反而比較快」。

換句話說,美國對華戰略轉向由奧巴馬在任期末段肇基,特朗普已完成「加速」歷史使命,現在若由拜登(或任何一個比較「靠譜」的總統人選)接手推動,相信會更符合美國利益,亦對中國更加不利。

臨近大選,愈來愈多中國人看清楚這個格局, 從智庫學者到坊間網民皆出現輿論轉向。例如有「外交國師」之稱的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系主任閻學通,日前接受BBC訪問時就明言「特朗普連任更符合中國利益」,「不是因為特朗普對中國利益的損害會少於拜登,而是因為他對美國的傷害絕對多於拜登。」由此可見,北京清醒摸透美國政局,相信不論大選結果如何,都做好準備應對。

 

(編者按:高天佑著作《中產必須死》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