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2月23日

專訪

港再工業化朝三方向發展
黃克強:轉型數碼科技 生科醫療具潛力

製造業曾經是香港經濟重心,製衣、玩具生產、電子工業等工廠發展蓬勃,如今政府提出再工業化政策,製造業能否重現昔日光輝?科技園行政總裁黃克強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工業的定義源自上世紀六十年代,如今應重新定義,將朝向傳統工業轉型、數碼科技等方向思考。

科技園負責管理大埔、將軍澳及元朗3個工業邨。2017年翻新一座大埔工業邨的廠房為精密製造中心,現時全數租出予5個生產商。科技園另在將軍澳工業邨興建先進製造業中心,用於高增值製造業的智能生產和先進組裝,2019年4月起招租,已收到多份進駐申請。

將軍澳先進製造業中心接多份申請

黃克強劈頭就說:「千祈唔好諗──而家好多人講──搵返啲工人返嚟車衫、做膠花。」他指出,就算深圳、大灣區都不再熱中於六七十年代的工業模式,即動輒數十萬人的工廠。

香港更應該向前看,「如果有銀行做金融科技、寫電腦程式,(有人)做數碼電影,又係唔係工業呢?」他指出,再工業化可循3個方向着手,一是傳統工業轉型,譬如零售、食品、珠寶、建造業如何利用科技;二是數碼科技,譬如數據中心、金融科技、電影產業,甚至醫療科技;三是將來的科技,港人共同探索。

當中,生物科技形成一陣新風潮,黃克強認為香港甚具發展潛力。本港大學在醫學領域擁有深厚的科研能力,他指出,6間大學在世界名列前茅,在廣東省甚至南中國都難以找到排名媲美的大學。科技園的生物科技公司數目3年間飆升,從三四十間增至130間,業務範疇以診斷、醫療設備居多。

本地大學科研能力強佔優

港產快速疾病檢測平台三和生物科技執行主席嚴惠霖指出,自家研發的微流控生物晶片,前工序現時在德國製造,後工序在香港進行,包括封裝及注入試劑等。公司的產品開始推向市場,未來面對量產的挑戰,他有意將整個晶片的生產遷至香港,並有意進駐先進製造業中心。

嚴惠霖表示,生產該公司的晶片所需人手不多,多數採用自動化技術,但對員工的技術要求較高,「起碼要技術人員、工程師才能裝嵌我們的機器,(現時)即使只有3個人員都能裝嵌2000部機。」若在內地製造,研發人員要跨境提供技術支援,往返兩地需時,效益不及在香港。

他表示,公司生產晶片不需要很大的地方,幾萬方呎已足夠。「去大陸可能要幾十萬方呎,便宜些,但用的地方更多,所以計返條數差不多。」同時,本港可免稅採購零件,報關亦簡單,從全球採購零件、自動化設備頗為方便,省卻不少間接成本。

採訪、撰文:卓茗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