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9月25日

鄧淑明博士 科網人語

解決海洋塑膠垃圾貼地方案

去年泰國一條死去的領航鯨體內發現重達8公斤的膠袋,已經令人震驚;今年3月,在意大利一條抹香鯨媽媽屍體內,更發現其肚內藏有22公斤的塑膠和垃圾,同時揭露腹中胎兒早已死去,令人神傷。

綠色和平表示,每年有多達1270萬噸的塑膠垃圾,最終會流向大海,等於每分鐘在大海倒入一卡車的塑膠垃圾。

如何處理累積多時的海洋垃圾?大家都設想過不同的解決辦法。非牟利組織The Ocean Cleanup設計了一個浮在水面、長600米的可浮欄柵輔以深3米的篩網,隨風浪及海流帶動,把垃圾網住。不過,這樣做既可能會「殺錯良民」,危及海洋中的細小生物,而且海浪難以控制,這也導致裝置在去年9月下水的4個月後,被沖毁斷開。雖然在今年8月,經改良的裝置已迅速完成測試,但能否成功有待驗證。

香港這個臨海城市又如何為上述全球難題出一分力?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院長趙汝恒教授在我新出版的《你未來就緒嗎?》一書序言中指出,工程學「已經逐步為全球挑戰提供解決方案」,而工程學院的學生近日正好為這句說話作出優秀的示範。

港大近日率領了包括香港科技大學與香港城市大學的兩位同學,組成香港聯合團隊,成功研發「海上機械清道夫」(ClearBot)系統,它由人工智能(AI)驅動,以電腦視覺收集水上塑膠廢料,希望利用科技解決海洋塑料廢物的問題。

團隊於9月13日在倫敦舉行的「2019全球重大挑戰峰會」學生競賽中,於全球15支隊伍中贏得第二名。這個兩年一度的國際活動,由美國國家工程院、英國皇家工程院及中國工程院協辦。

海上機械清道夫有如一個浮在水面運作的吸塵機械人,它裝有人工智能和攝影機,可自主航行、偵測及收集海面塑膠垃圾,毋須人手操作。這個裝置的框架更可用上各式物料,如廢棄木筏、竹枝甚至一袋椰子,只須裝上有偵測和導航功能的小盒子便可起動。而且價廉物美,每個成本大約1000港元,漁民亦可負擔;至於準確度達八成以上,不會誤捉海洋微小生物。一個沙灘僅需幾個機械人,輔以全球定位系統(GPS)即可配合行動。

這次得獎令我分外雀躍,除了團隊結構是跨院校組成之外,成員包括海內外的尖子,足見香港的國際化和本地大學教育的優越,而透過悉心指導更能有超水準的發揮。此外,同學在群策群力下,像海洋塑膠垃圾這樣龐大的環球難題,也能提出貼地的解決方案,怎不令我們對前景更添信心!

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及 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客席教授

 

(編者按:鄧淑明博士最新著作《你未來就緒嗎?》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