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12月1日

街市變新聞博覽館12月5日開幕

報業與社會歷史巨輪同步,籌辦6年的中環必列啫士街「香港新聞博覽館」將於12月5日正式開幕,這是亞洲第一個以新聞為主題的博覽館,將展示逾百年報業發展史,也記錄香港時代變遷。市民可免費入場,館內有12個展區,包羅不少新聞業界的珍貴器材及手稿,亦有已經停刊的報紙復刻版。場館設有錄影室,市民可付費體驗當主播和記者的滋味,也可拍照成為新聞版面的主角。

每年約10萬人次入場

香港新聞博覽館行政總監陳小冰表示,展館預算每年約有10萬人次入場,現時未開幕已收到數十個學校及團體申請參觀,起步初期建議公眾預約,若場內人流情況容許的話,也可以讓市民即場進入,估計同一時段能容納百多人,現計劃12月只安排團體參觀,最快12月底接受「散客」入場。至於展館營運開支,她只說數以百萬元計,故希望獲得捐助和市民入場支持,使用館內的付費遊戲如「扮主播讀稿」、「影相上頭版」等,惟收費未定。

博覽館是發展局活化夥伴計劃下的項目之一,前身為必列啫士街街市,於1953年建成,屬三級歷史建築,故場館保留了部分街市元素,是參觀人士的「打卡位」,例如舊報攤、劏雞房及豬肉枱等,而登上二樓的水磨石樓梯扶手和昔日標示為蔬菜及豬牛肉部的中英文字樣,也留下「街市味」。場館分兩層,共12個展區及兩個專題展覽,展區內可看到已停刊的舊報章如《星報》、《天天日報》等,又有知名傳媒人如《信報》創辦人林行止的手稿、五十年代字粒、舊式報紙廣告、舊新聞器材等珍貴藏品。另外有一個大型互動投影幕,顯示出由公眾及指定委員會選出的10大新聞,並重現當日各份報章就事件的版面報道。

館內兩個專題展覽,頭炮主題分別是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和2008年本港舉行的奧運馬術比賽。陳小冰說,博覽館今年4月曾舉辦十大新聞選舉,接獲約3000個投票,結果最多人票選包括2014年發生的佔中事件、2003年沙士、1989年六四事件及1967年發生的六七暴動等。

輝煌期報紙註冊逾百家

本港報業最早發展始於晚清,陳少白在孫中山支持下在港開辦《中國日報》,而被視為報業最輝煌時期,是上世紀七十、八十年代,1972年底,香港註冊的報紙多達101家。經歷近半世紀起落變遷,報業演化為多媒體,根據政府出版的《香港便覽》,截至2018年7月,本港傳播媒介共有78份日報和573份期刊(包括多份電子報章),還有三家本地免費電視節目服務持牌機構、兩家本地收費電視節目服務持牌機構、14家非本地電視節目服務持牌機構、一家政府電台,及兩家聲音廣播持牌機構。

攝影:黃勁璋、辛佩蘭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