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7日
國家主席習近平開金口宣布設立「科創板」,一度令A股股民擔心這項新搞作會從現有市場搶走流動性;但觀乎目前披露的框架設計,該「板」並不會跟滬深主板正面競爭,主要是供特定新興產業的未盈利企業掛牌集資,而且只准機構投資者認購。參照本月1日由習大大主持的民企座談會,獲欽點發言的10位民企負責人,全部來自特殊材料、智能機械、節能設備、醫藥科研等領域,較不為人熟悉,反而連騰訊(00700)馬化騰都只是「齋坐」冇份出聲,相信這些亦將是「科創板」直接受惠產業。
四大特色 不與主板爭生意
根據中證監和上交所目前披露訊息,「科創板」將最少有四大特色:一、實行註冊制,有別於A股現行審批制,意味着企業上市程序將較為快速和透明;二、主要供「符合國家戰略,掌握核心技術」的科技創新企業上市;三、在盈利要求和股權結構方面將有創新舉措,預料會容許未賺錢企業及「同股不同權」企業上市;四、對於投資者有資產規模、投資經驗、風險承受能力等要求,並「鼓勵中小投資者通過公募基金等方式參與」,言下之意似乎是散戶不能直接參與。
綜上所述,可見「科創板」應不會跟滬深主板正面競爭,畢竟那些尚未錄得盈利或者採用「同股不同權」架構的企業,現時根本不能在主板掛牌,所以談不上「爭生意」。相對來說,「科創板」主要是針對主板未能覆蓋的地方,開一道小門,讓新興產業公司有機會集資和交易,藉以配合國家戰略發展。
此外,「科創板」亦有試點意義,包括率先試行註冊制,並可能接受境外公司(包括外國公司、離岸註冊中國公司、VIE架構公司等)掛牌,避免這些改革直接施行於主板而帶來震盪。
然而,「科創板」看似開放,卻暗藏着相當「計劃經濟」味道(套用時下的說法是「供給側改革」), 主要關乎其規定只有特定新興產業公司才可在此掛牌,故最終有哪些產業獲得欽點,以及哪些公司獲判定為屬於相關產業,牽涉非常可觀的利益,且可能會形成灰色地帶和尋租空間。
具試點作用 暗藏計劃經濟
具體而言,到底哪些產業可望受惠,其實應該結合本月1日由習近平主持、在中南海召開的高規格民企座談會來看;根據資料,這類座談會以往多由國務院總理或副總理負責,今趟是習近平自從2013年就任國家主席以來,首度親自參與及主持,而且還有汪洋、王滬寧、韓正等三位政治局常委在坐,意義之重大可想而知。
該次座談會共有40多個民企老闆獲邀出席,包括騰訊馬化騰、百度李彥宏、娃哈哈宗慶后、小米(01810)雷軍、比亞迪(01211)王傳福等,但這些家喻戶曉大人物全部「齋坐」冇份發言,相反有份發言的10位民企負責人一般都不太為人熟悉,卻各自代表了一個特定新興產業【見附表】,可見絕非隨意挑選(值得留意,其中的商湯科技可算是香港代表,發言者為中文大學信息工程系湯曉鷗教授)。綜合而言,該10大產業很可能也將是「科創板」受惠者,值得投資者預先關注,例如留意中港股市目前有否跟相關產業沾得上邊的上市公司,日後有機會水漲船高。
(編者按:高天佑最新著作《中產必須死》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金管局fb抽水 收銀車「任何人都用得」 |
上一篇: | 上海發展經驗 全國馬首是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