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2日
中央為救A股無所不用其極,除了四大高官在上周五齊聲救市,各地政府亦開始動用真金白銀,例如深圳國資委已撥出100億元(人民幣.下同),供當地上市公司大股東「孖展」借錢,息率9厘,抵押率70%,均遠優於市場水平。皆因A股今年下瀉近三成,跌得比2015年「大時代」股災更慘烈,逾半大股東瀕臨「集體爆倉」,恐觸發金融災難,政府唯有「出口又出力」之餘,還代替證券商借錢給人炒股票。
四巨頭發聲出招撐A股
上周五,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人行行長易綱、中證監主席劉士余、銀保監主席郭樹清「四巨頭」罕有地集體開腔力撐A股,而且不只「得把口」,各相關部委還各自推出有力舉措:
一、銀保監允許險資設專項產品參與化解上市公司股權質押流動性風險,可獲豁免納入權益投資比例監管;二、中證監推出併購重組「小額快速」審核機制,並鼓勵私募基金通過參與非公開發行、協議轉讓及大宗交易等方式,購買已上市公司股票;三、人行除了重申保持流動性合理穩定,包括運用再貸款、再貼現、中期借貸便利等方式支持民企,且實施民企債券融資及股權融資計劃,符合條件的私募基金可設立民企發展支持基金;四、國務院緊急提請人大常委會修訂《公司法》,將容許上市公司為了支持股價而回購股份。
中央如此不尋常地「手口並用」救市,不排除有見於中美爆發貿易戰、國進民退、人民幣貶值、外滙流失等種種不利因素,導致A股今年愈跌愈急,上證指數由年初3350點,下滑至上周2449點,累瀉接近三成,插穿2015年「大時代」股災低位。更甚者,大多數中細價股票跌得比指數更慘,而很多大股東都把股權抵押予金融機構借錢,隨着股價急挫,現正面臨「集體爆倉」。據統計,截至本月18日,滬深兩市共有2422家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未解除股權抵押,佔A股公司總數68%;一旦「爆倉潮」被觸發,A股勢必「人踩人」,上證指數崩盤到3位數字也不出奇,屆時整個中國金融和經濟體系深陷災難,香港一定不能幸免。
面對危急情況,中央出口兼出力尚恐不夠,最新招式是指示各地政府動用公帑,緊急借錢予當地上市公司大股東,避免他們爆倉。據《人民日報》旗下《證券時報》報道,深圳市政府已撥出首批100億元,供當地上市公司大股東押股借錢,紓緩周轉困難,年利率和抵押率分別為9厘和70%,均遠優於市場水平;例如市值10億元的股份,抵押給政府可借到7億元現金;相反若押給證券商最多借到3.5億元,而且年利率達雙位數字。
公帑借大股東免爆倉
深圳市政府此舉,很明顯是要幫助當地上市公司大股東「轉孖展倉」。舉例說,大股東若在今年初或去年把股權押予券商借錢,隨着股價急跌,現已逼近爆倉線。在這時候,透過把孖展倉「射」給政府,由於抵押率較市場水平高出一倍,即使股價挫掉一截,仍能借到足夠金額還錢給券商「贖倉」;同時,受惠於年利率較低,有助大股東增強抗逆力捱過冬天。再者,就算股價進一步下瀉,再次逼近爆倉線,政府應不會像券商般在市場斬售股票,或可免觸發「人踩人」連鎖危機。
中小型科企跌得最傷
資料顯示,目前已有多家深圳上市公司大股東從政府手上獲得現金,避過爆倉慘劇。而且100億元只是首批子彈,據《證券時報》報道,深圳市政府已設立專項工作小組,安排數百億元專項資金,負責統籌協調化解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的股票質押風險事宜。
實際上,深圳市有大批中小型科網股,包括專為智能手機等產品提供零件的公司,一來過往幾年好景時股價被捧得太高,二來在貿易戰中恐怕受創最深,因此今年以來股價跌得非常厲害,爆倉危機也最嚴峻,所以深圳市政府率先出手力挽狂瀾。據了解,在中央授意下,多個省市政府也跟隨深圳步伐,即將推出同類的「孖展」安排。
總的而言,A股雖難言見底與否,但今年急跌後確已消化了一定估值風險,再加上中央「出口出力兼出錢」堅決挺股市,預料大市最少在短期內可望企穩。至於中長線,始終要回到國運與經濟基本面,包括貿易戰會否惡化,以及近日的「反國進民退」、為民企平反聲勢,是否動真格兼可持續;若這兩大因素趨向樂觀,則A股和港股才算真正有救。
(編者按:高天佑最新著作《中產必須死》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維港泳3300人參賽 特首加持小飛魚 |
上一篇: | 觸及平倉線 維穩資金出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