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2日
中國隊(國足)繼續無緣世界盃決賽周,不過內地球迷依然很熱鬧,一邊看C羅(C朗拿度),一邊捧梅西(美斯),一邊奚落國足。最近又新出一個潮語「美中不足」,意即美國和中國這兩大強國,都不懂得踢足球,兩隊都打不進決賽周。正如「沒有中國參與的兩韓和平不算和平」,沒有中美兩國(以及13億人口印度)參與的世界盃,似乎也不太「世界」。另一邊廂,英國倫敦商學院(LBS)研究顯示,英格蘭若在世界盃出局,將影響投資者情緒,導致股市蒸發逾百億英鎊。所以國足可算有先見之明,一早就不踢決賽周,否則A股近日恐怕更慘,如此看來,中國始終是最大贏家。
美國是當今GDP第一大國和科技第一強國,中國則是GDP第二大國兼人口第一大國,再加上人口第二大國印度,三國都未能躋身今屆決賽周32隊之列,再次證明踢波不是講人多、錢多或者科技夠勁。
事實上,中國只曾於2002年掹車邊「碌入」決賽周一次(只因當年主辦國日本和南韓自動出線,亞洲區外圍賽少了兩大強敵),印度更是從未亮相決賽周(原本在1950年成功入圍,但FIFA要求所有球員穿上球鞋,印度隊不願遵從,最終放棄參賽)。
反觀人口只得幾十萬至幾百萬的冰島、巴拿馬、塞爾維亞等小國,全都在今屆賽事令人驚喜,傳奇故事讓大家津津樂道。
國家隊輸波拖累股市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倫敦商學院昨天發表最新研究,其金融系教授Alex Edmans率領團隊針對39個國家的1100場足球賽事,分析賽果對各國當地股市的影響,結果發現每當國家隊在國際賽事落敗,會令國民產生負面情緒,繼而拖累股票市場。Edmans教授解釋:「運動賽事對於很多人是個容易觸動情緒的話題,而專業及業餘投資者亦不例外。他們的投資決定受情緒影響,因此國家隊在國際比賽的輸贏並不局限於球場上,更能影響股票市場。」
該研究又發現,當國家隊在大型賽事(例如世界盃或歐國盃)敗陣甚至被淘汰時,股市受到的衝擊更顯著,此現象對於英國、德國、法國等熱中足球的國家尤其明顯。
以上屆(2014年)世界盃為例,每支國家隊落敗時,該國股市有三分二機會跑輸環球市場。例如當年英格蘭以0比1不敵意大利,英國富時100指數下跌了0.4%,而區內其他股市維持平穩;當法國在八強的「世紀之戰」栽於德國手上,其股市更急跌1.4%。
按此推算,Edmans教授認為,英格蘭若在今屆賽事被淘汰,將導致英國股市蒸發大約120億英鎊(約1230億港元)市值。
有趣的是,該研究發現國家隊贏波不會為股市帶來正面刺激,Edmans教授笑謂:「可能因為大多數球迷對於愛隊都充滿信心,所以贏波不算驚喜,輸波卻令人驚嚇。」
由此觀之,好在中國國家隊一早就在外圍賽出局,否則若於決賽周輸波出醜,必然令大批球迷兼股民心情沮喪,近日A股「小股災」恐演變為「大股災」。按此邏輯,始終是中國隊笑到最後,成為最大贏家。
G2威脅制裁不如開賽
話說回來,近日中美貿易戰升溫,在美國「大你2000億美元」之後,由於中國從美國進口貨額僅約1300億美元,中方無法在加徵關稅貨額上跟對方「鬥大」,所以《環球時報》昨天提出新招,表示可以針對美國道瓊斯指數30大藍籌企業(包括蘋果、可口可樂、麥當勞、Nike、迪士尼、輝瑞)的業務作出制裁。該報更表示,隨着中國「進一步向世界開放金融市場,此舉將吸引資金從美股流向中國」,帶動A股上升同時導致美股崩潰。但尷尬的是,此招未出,A股近日已不斷插水,上證指數先後失守3000點和2900點大關,反觀美國股市迭創新高,《環時》似乎比中國球迷更加天真。
其實中國和美國不如來一場「世界貿易盃」足球大賽,鑑於兩國足球水準都不入流,索性各顯本領,中方可以派出少林寺銅人隊參賽,美方則以美式足球(欖球)代表隊應戰,可觀性一定爆燈。根據賽果,某隊若淨勝一球,便可向對方500億美元貨品加徵關稅,淨勝兩球便制裁1000億美元貨品,如此類推,而對方不准還擊。
如此對決,既能為貿易戰找到相對和平的化解機制,且這場「G2大戰」隨時比起真.世界盃更引人注目,中國又能成為最大贏家。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尖沙咀K11 MUSEA明年第三季開幕 |
上一篇: | 把人仔貶值是雙刃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