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5月31日

高天佑 新聞點評

亞運電競 騰訊或最贏

今年夏天除了俄羅斯世界盃,還有將於印尼雅加達舉辦的亞運會。一般而言,亞運會的號召力及商業價值均遠遜於世界盃,但對中國來說,由於國足繼續未能躋身世界盃決賽周,相反今屆亞運會首次試辦電競項目(e-Gaming),將有大批中國選手出戰,被視為大熱門,同時香港隊亦會參賽。據最新報告資料,中國去年電競用戶達2.6億人,市場規模按年增長六成至655億元人民幣。這次亞運電競項目包括PES 2018足球遊戲,中港兩地「搖桿戰士」或可為國足挽回一點「虛擬面子」。而在6款競賽遊戲中獨佔半數的騰訊(00700),有機會「成為最大贏家」。

第18屆亞運會將於8月8日至9月2日在印尼首都雅加達舉行,這屆賽事最矚目是首次試辦電競項目,在國際大型運動會當中屬於創舉,並有助為下屆(2022年)杭州亞運會把電競列為正式項目鋪路。

6競賽遊戲獨佔一半

這次電競項目涵蓋6款熱門遊戲,分別為PES 2018(足球)、《英雄聯盟》(LoL,多人戰術遊戲)、《傳說對決》(AoV,多人競技遊戲,即騰訊《王者榮耀》的海外版)、《星際爭霸二》(SC2,即時戰術遊戲)、《爐石戰記》(HS,卡片遊戲)、《部落衝突》(CR,塔防遊戲)。

其中,LoL、AoV、SC2和HS都是中國玩家的強項,在亞洲區最大對手為南韓,因此中國隊大有機會在這些項目奪魁。同時,香港電競總會(ESAHK)定於6月2日至4日舉辦選拔賽,表現最佳的14人將以「中國香港」名義代表港隊征戰。另一方面,台灣隊會以「中華台北」名義參賽。

上述6款遊戲當中,LoL、AoV和HS皆屬於騰訊旗下,獨佔半壁江山,反映騰訊在全球遊戲界之江湖地位。這次亮相亞運會,勢必進一步打響這3款遊戲知名度,在亞洲地區以至全球吸納更多玩家。尤其是亞奧理事會已經敲定,在下屆2022年杭州亞運會,電競將列入獎牌榜正式項目,跟田徑、體操、游泳、足球等傳統項目一視同仁。中國身為來屆賽事主辦國,肩負電競「零的突破」重任,可謂不容有失,對於今屆電競項目肯定高度注視。

一年一度中國電競產業大會昨天在北京開幕,會上發表了《2018年中國電競行業研究報告》,顯示中國電競用戶數量由2016年1.3億倍增至去年2.6億,並預料今年達到3.2億。當然,所謂「電競用戶」看似高大上,其實涵蓋了所有核心電競遊戲的玩家,他們大部分只視打機為消遣活動,若都列作「電競用戶」則流於誇張,正如我們不會把麥花臣和修頓的波友稱為「香港足球運動員」。

但無論如何,不會騙人的是真金白銀,去年中國電競市場規模達到655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59%;當中接近九成來自玩家向騰訊等遊戲公司「課金」,其餘包括賽事門票、廣告贊助、網絡直播、周邊產品等收入。該報告並預料,中國電競市場將於明年達到接近1000億元人民幣規模。作為比較,據國際足協(FIFA)估計,6月14日在俄羅斯開波、四年一度的今屆世界盃,會產生約52億美元(約334億元人民幣)收入,分別來自門票、直播、餐飲、廣告贊助等。

官媒再轟防沉溺不力

不過,把電競列為國際賽事正式項目仍然存在爭議,事關像奧運、亞運、世界盃這些國際大賽,重要理念之一是鼓勵人們多做運動強身健體(也提倡公平競技、挑戰極限等等),而建基於電子遊戲的電競是否符合理念,難免令人懷疑。按照一般常識,長期坐定定打機對身體健康恐怕弊大於利(儘管職業電競選手其實很注意健康,支援團隊通常包括健身教練和營養師,協助選手提升耐力、專注和反應)。例如中國足球水平長期低落,被嘲笑「13億人也找不到11個識踢波」;就算中國隊今次在亞運電競PES 2018賽事勝出,亦只代表他們是「搖桿戰士」,難以為中國足球洗脫恥辱。

同樣道理,中國電競市場規模急速擴大,固然可視為業界利好訊息,但從另一角度看,不少人卻擔心這反映國民日益沉迷打機。例如官方新華網昨天發表文章,再次點名批評騰訊未有盡力整頓網遊歪風及防止青少年沉溺:「以騰訊為代表的網遊廠商們,一方面對部委的文件通知視若無物,敷衍了事,一方面高歌猛進,大吃人血饅頭」,「號稱擁有強大技術的騰訊,至今沒有推出一項可以真正保護少年兒童沉溺遊戲的實質性措施。」

正因如此,今屆亞運作為全球首個試辦電競項目的國際大賽,或許有助於「打機」這種玩意規範化及正名化。這屆電競項目若辦得有聲有色,而中國隊又成績彪炳,威威食雞,那麼中國當局和官媒或許會對遊戲商寬容一點,到時騰訊可能成為「最大贏家」。

(英文版本由EJ Insight翻譯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