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9月19日

優質的士系列報道三之一

業界大潑優質的士冷水
競投條件苛刻 無意申專營權

政府計劃推出優質的士專營權計劃,雖然細節要至今年底才公布,但的士業界已如臨大敵,反對及批評聲音不絕。事實上,這個與民生息息相關的行業,近年飽受收入減少、司機青黃不接、服務質素下降,以及其他交通工具搶生意等「內憂外患」困擾,加上現行運輸政策是公共交通為本,並以鐵路為骨幹,更令的士業雪上加霜;本報將一連3天以系列報道形式,探討業界如何在逆境下掙扎,以及構思中的優質的士,是否足以解決目前困局。

為規管的士行業質素及制衡Uber,運輸及房屋局建議以專營權模式,推行優質的士試驗計劃,初步打算批出3個專營權,每間公司營運150至200輛的士。事實上,目前市場上已有3間的士公司,自行經營類似優質的士服務,惟負責人異口同聲大嘆生意難做,更向計劃大潑冷水,表明無意競投專營權。

政府不了解行業運作

「政府的專營權並不吸引!」忠誠車行助理董事鄭敏怡說;該車行旗下現有800輛的士,另外亦經營74輛「星群的士」(SynCab),車款為日產NV200,較一般的士寬敞,並提供輪椅行李上落板、特大行李空間、Wifi、USB充電插座及信用卡收費系統等設備,基本上與政府建議的優質的士條件相若。

不過,鄭敏怡表明,無意競投專營權,皆因專營權規定,營辦商要與司機維持僱傭關係,她認為規定並不可行,「政府原意是好,卻不了解的士行業運作,很多司機就是貪駕駛的士自由度大,多勞多得,工作動力較高。」若他們以僱員身份受聘,有底薪保障,或會失去積極性,「與駕駛其他車輛,甚至做保安或建築差不多。」

鄭敏怡說:「對公司來說,管理上亦有困難,的士不同於小巴、巴士,沒有固定車站、路線和埋站時間,公司雖可透過GPS系統追蹤司機位置,但無法確認他們是否在做生意,抑或只是遊車河兜風,不載客照出糧;加上實施僱傭制後,公司須提供年假、強積金,若遇到司機請病假還要請人頂更,成本肯定大增。」

僱傭制難實行 經營更困難

說到成本,現時每架星群的士約37萬元,較傳統的士高10萬元,但收費一樣,只能透過收取乘客每次30至80元的預約費去補貼,故鄭敏怡不諱言,自去年1月推出以來,至今仍未達至收支平衡;但她補充說,星群載客量其實一直上升,反映市場對優質的士有一定需求,客源方面則以輪椅人士、孕婦、遊客及家庭為主,未來目標是把車隊數目逐步增至300輛,相信只要車輛夠多,未來可以轉虧為盈。

同樣主攻輪椅客和孕婦的「鑽的」,其行政總裁梁淑儀表示,贊成推出優質的士計劃,「政府難得有個政策受大眾歡迎,沒什麼爭議性。」唯一是細節問題,對於政府要求投得專營權的公司,至少營運150輛的士,她認為規模太大,擔心市場難以消化。

「我們目前只有7輛『鑽的』,八成時間是服務輪椅客,預約最低消費115元,但有時都開工不足,尤其周末他們不用接受醫學治療的日子,生意真的很淡靜。」梁淑儀指出,每輛「鑽的」成本達40萬元,較傳統的士貴近一倍,耗油量亦多30%,公司難有資源擴展至150輛,「所以我們不考慮(專營權),等將來大營運商中標後,再看有無機會合作吧。」

身兼的士小巴商總會會長的「派的」(PrimeCab)股東陳洲,更形容對政府一向無期望,故公司亦無興趣參與競投專營權。他解釋,近年車行的收租情況一般,為嘗試新業務,遂於大半年前推出派的,至今仍處於試驗階段,暫有10輛車左右。他認為,與其依賴政府,不如靠自己,「我做商會多年,政府每次都是得個講字,根本幫不到業界。」

採訪、撰文:許鎮邦、何倩敏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