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7日
許多港人都喜歡在冬天打邊爐,一眾好友圍着圓鍋,再來幾支啤酒,一邊烚下烚下,一邊吹下水,直至大汗淋漓方盡興。只是傳統港式火鍋由街邊走上酒樓,但始終令人覺得難登大雅之堂。然而,隨着金牌海鮮火鍋進駐灣仔區後,卻已經有另一番新景象。
該店的掌舵人是退休公務員吳保安(Vincent),他銳意把港式火鍋變成五星級酒店的盛宴,讓香港人感受一下打邊爐原來可以很豪氣……
剛從公務員隊伍退下來一年,Vincent就馬上投身悶熱的飲食界,店舖去年10月中試業,正式開張三個多月,他已經進入了吳老闆的角色。他不是這行的新手,年輕時讀過理工學院的酒店管理,加入政府後四出覓食解饞,太太八年前在佐敦開設金牌火鍋大獲好評,後來更進駐澳門著名酒店,他也是背後功臣之一。
「澳門的分店與酒店搭檔,要符合人家的要求和規矩,堪稱超豪華版。一家好食肆要看三方面:環境、食材、服務,就如此簡單,希望灣仔分店能做到。我們的格言是用心選材、以誠待客,說出來、寫出來都容易,但做得到不易,因為不是你一個人做,是整個團隊在做。」他坦言什麼都要講究,希望客人食得滿意。這的確不像一般的火鍋店,有大酒店的背景音樂聲,有高級西餐廳的高大廂座,連食具擺設都是名牌子。沒有傳統酒樓的吵吵鬧鬧,夥計的動作也很斯文,沒有碗筷的踫撞聲,「我這方面很看重,夥計不愛惜餐具,我真的會罵;兼職員工一時手勢改不過來,還是會很大聲。」他說。
這裏最大特點是食物種類繁多,有日本刺身、燒味滷水檔、潮州菜、點心、海鮮等。「七點半到十一點是早茶,十一點至兩點半是午市,兩點半至四點下午茶,五點半到兩點是火鍋。」不過,將來下午茶將取消,把午市拉長至三點。菜式多時間長,意味經營難度大,但他認為必須出奇制勝。
打關係取好貨
「沒辦法,香港租金那麼貴,盡量發揮有限的資源。潮州菜、點心和火鍋有關係的,點心師傅做的餃子可用在火鍋時段,現在很多大火鍋店都這樣做。」不過像他這樣提供日本刺身,卻並不多見。「我們還有象拔蚌、阿拉斯加長腳蟹、薄殼響螺等,都是空運回來,一般下午六點多到。」
打邊爐需要好牛肉,全港一天屠宰十七頭牛左右,真是爭崩頭。「牛肉是火鍋店的命脈,我們與其中一家供應商關係好,基本可以保證拿到優質的牛肉。但光做好火鍋不行,時代在變,不是人人都是牛魔王,所以我們提供不同的食物,希望客人覺得我們不光有火鍋,還有其他好選擇。」
「很多餐飲界的前輩,覺得我們的做法很冒險,首先多元化未必精,其次出錯機會也大。因此,我們對員工的要求很高,比如做日本菜的師傅都是專業出身,對我額外的要求也能做到,全部以酒店式的方式製作。」有危才有機,他們的乳豬、燒腩肉、手工蟹皇餃,已經成為客人必點之選。
Vincent對港式火鍋有感情,「第一次打邊爐在家裏,用的是炭爐,記得是大冷天,一家人吃的很溫暖。當然那時沒有吃牛肉,記得都是丸啊、菜啊、羊肉啊……說起羊肉,香港的新鮮羊肉比較弱,北京那些新疆羊好正,每回去北京分店都連吃幾天。香港那些雪藏羊肉不行啊……」說起吃,他的雙眼發亮。
「我們小時候,大家都在街邊打邊爐,比如文明里的炭爐,當然衞生就差多了。後來是拼盤,還有西式、日式火鍋。到現在把潮州燒味加入前菜,愈來愈多元化。」進入了智能手機時代,飯枱變成各自修行的舞台,他覺得打邊爐可打破隔閡,令人與人之間再次「online」。
「現在的人有好東西先讓手機吃,尤其是比較嚴肅死板的中菜,彼此缺乏溝通。但打邊爐卻不同,提醒哪些東西新鮮,你的肉熟了沒有……還有打邊爐可以邊吃邊等,不用餓着肚皮乾等,香港地返工哪有準時收工的?」打邊爐時人人都是大廚,加上滾動的湯底、陣陣的水霧,手機自然要讓路了。說起火鍋店不受重視,他有點火:「你有沒有注意米芝蓮很少給火鍋店推介?因為外國人覺得我們只是提供食材,沒有經過任何手工。其實經營火鍋店難度更高,每一樣東西都是新鮮上枱的,不像廚師改頭換面過的產品。可以說,就連小朋友都看得出我們的東西好不好,那樣被投訴的機會也大得多了。哈哈!」
細微處易出事
灣仔的店是他一手建立的,試業至今難免問題多多。「告訴你吧!往往愈小的地方愈容易出事,像刺身、海鮮等都相安無事,腐皮、蔬菜等反而出事,我們一發現粟米不夠甜,就讓採購部馬上換供應商。之前衞生署說加拿大的象拔蚌有問題,我們也不再供應,不像其他店買加州蚌頂替,我們的客人是有要求的。」最意想不到的蝦碌是冷氣不足,這令他有點哭笑不得,「試業時有客人投訴冷氣不足,吃得身水身汗,真的不好意思,馬上搬機仔來吹風,怕客人埋怨:有無搞錯,火鍋店唔夠冷氣?幸好最後也解決了。暫時還沒有什麼大困難,不過我現在還在學習階段,天天都在學嘢。」
記者戲稱開張一百多天,就算一天出現一個問題,都已經解決得差不多了。他聽罷大笑:「如果一日得一個問題就好啦!哈哈!好多的!你想想,早上七點半到凌晨兩點,兩層總面積達七千呎,合共兩百個座位,五十多個夥計加供應商,還有那麼多元素的菜式,不可能沒有問題。不過還好我現在還似個人!哈哈!」
脫離刻板的公務員生活,他在食肆重拾生氣, 「我喜歡現在的生活,與食客們聊天,交交朋友,人也開心點。雖然長達九個月的籌備過程很辛苦,但是值得的。我覺得任何東西都要試的,以我們的實力和能力,加上店舖的定位和服務質素,相信可以在市場上分一杯羹。」
火鍋店大派對
總經理Leo在其他海鮮酒家工作過,來來去去都是小菜、海鮮,變化不大。「我們的火鍋店有潮州菜、燒味、刺身,客人吃了三天火鍋,可以吃點別的,與那些把Gas爐放上桌的店很不同。」更大的不同在一樓,很多公司都在這裏舉行派對,這對經驗豐富的Leo而言是新挑戰,也是最開心的經驗。
「一般慶功宴八到十人一枱,我們沒有那麼大的桌子,最後都解決了。有的客人吃完自己的,拿起酒杯鄰桌聊天。有的夾完自己的菜,去夾別桌的肉,整個氣氛比中菜好多了。」不過這樣做挑戰也不小,Leo說:「要仔細數清每枱的人數,十二人的枱預備十人的量就會亂。所以開Party那天我親自控制出品。看到客人開心,我們也特別開心。」Vincent說試過做一百人的Party,「一開始都擔心,怕安排上會混亂。始終我們是兩層運作,包場一般在一樓,所以之前的安排要做得很好,幸好最後樓面和廚房都配合到。一般大酒樓設計定做宴會,火鍋店卻很少這樣,這些都需要慢慢累積經驗。」管理層要虛心學習不難,但如何讓其他員工也跟隨?
Leo想起第一次與Vincent見面的情況,「他說,現在飲食業很艱難,不希望我們這些管理層,下下都鬧夥計,要以教導的形式對待員工。他也親自教我,不會說你不會就不用,變成其他同事也以教導的方式對待下屬。因此,現在所有員工都知道出品的過程,客人問起也不會口啞啞。」
北角長大的Vincent,最後謙稱:「這次是第一次來港島學嘢,希望街坊們多多指教!」
撰文:吳雄
攝影:郭錫榮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歐式優雅 港式懷舊 |
上一篇: | 24000人會議震撼駕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