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0日
一年一度的「芝加哥餐廳周」上周五開始,一直到2月12日,好幾間貴價餐廳都有參與,提供特價22美元三道菜的午餐和33美元/44美元的晚餐,湊巧幾個朋友都約吃飯,我負責甄選地點,所以周末三天分別訂了三家菜式不同,但我還未試過的餐廳。以為可以趁餐廳周的機會,不需要付太大的代價──我是那種既想吃餅又要有餅的人,喜歡試新事物,但又不願意冒險,加上我要物有所值,失望的可能性就更大了。誰知道星期六晚上開始下大雪,到星期天一整天都沒停,結果計劃中三頓餐廳周特價飯都吃不成。雖然我們芝加哥客對零下幾十度的氣溫、大風大雪已是家常便飯,始終在雪中駕駛有一定風險,而且只有大馬路灑了鹽溶雪,其他橫街窄巷白茫茫一片,雖然自己硬着頭皮照樣駕車去做瑜伽,但無理由要朋友冒險跟我吃飯。相信周末幾天取消餐廳訂座的數目必定可觀,令我想起那些要客人預先付款購票的餐廳就沒有這個煩惱。
與伴同享美酒
幸好下雪前,還是有機會與友人飯聚,不過由我下廚。友人住在芝加哥西郊一個多小時車程的Libertyville,他們要帶住在麥迪遜的訪客進城到藝術博物館(Art Institute相等於紐約的Met)看展覽,遂一大夥湊興來我家吃便飯。因為自由城的朋友是那種不但喜歡喝酒,也喜歡談酒、買酒、看酒書、參觀酒莊的認真酒客,所以我要用心選酒。知道他對自己不認識的酒有很大的興趣,我馬上想到最近無意中在一網上酒商發現的2011 Mount Mary Pinot Noir,一直等着有伴──有識的酒伴──才開。澳洲酒,特別是優質酒莊的澳洲酒,在美國難得一見,這裏普通酒客聽過、喝過的只是Yellow Tail之類,可惜得很。
真正熟悉澳洲酒的人肯定都聽過Mount Mary,它與Bass Phillip是維多利亞省兩個明星酒莊。澳洲名酒龍虎榜Langton's Classification每五年出版一次的等級名冊,Mount Mary的Quintet自1996開始都名列榜首Exceptional級(下面三級是Outstanding、Excellent和Distinguished)。也因此提起Mount Mary,人人都只想起Quintet,五重奏是因為這酒用五種波爾多葡萄釀成:Cab Sauv、Cab Franc、Merlot,Petit Verdot和Malbec。我也不例外,直至幾個月前在香港過生日,一群慷慨的老友不但請吃飯,還有很多好酒,其中之一竟然是1998 Mount Mary的黑皮諾Pinot Noir,當晚雖然好酒無數,令我一飲難忘的還是這首次相逢的Mount Mary Pinot Noir。所以當我在網上碰到,雖然2011與1998不能比較,也不管2011年份在維多利亞省是好是壞,亦不能抗拒。飯局當晚把酒瓶用錫紙包起來,友人從酒的淡紅色和酒瓶的形狀就猜是黑皮諾,一嘗之下說是布根地,然後左猜右猜也猜不着酒區,更遑論酒莊了。配這明星我做了個功夫多多的臘味蠔豉鬆,以為裏面的冬菇粒和臘味的umami第五味配黑皮諾應該是上上選,誰知道蠔豉儘管是乾的,它還是令黑皮諾給我們後腭一種金屬味道……這自是我而非MM之錯。(開下一瓶該吃什麼呢?)
幸好MM之後,其他兩瓶酒表現都出人意表:1993 Chateau Gardour Lalande-de-Pomerol,1997 Clos Toulifaut Pomerol。 本來以為93、97兩個年份都非常勉強,酒莊也不特別出眾,應該不可以留到今時今日,誰曉得雖然兩者都來自小康之家,沒有可以炫耀的家族或出生地,但竟屬波爾多舊酒非常稱職的代表。酒香相當含蓄,不及同年紀的明星酒莊那般衝着而來,黑加侖子之外還有點smoky spices。味道呢,果、酸、單寧溶為一體,均衡愉悅,最好的形容就像酒評前輩林裕森說的「淡、淨、素、雅」,而且有「如山風吹過味蕾般的寂靜之味」。配菜亦無出錯,為Gardour我煎豉油墨西哥灣蝦,Toulifaut則配燒羊架,一桌皆歡喜。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零浪費的環保滋味遊 |
上一篇: | 匈牙利 新春妖怪遊行 |